收藏本页
请同时按 Ctrl 和 D,谢谢
400-688-2916
手机APP-安卓
迪奥:挽救巴黎的全球奢侈品之王
阅读 968发布日期 2019-05-13


划重点:

1.迪奥成立于1947年,至今有72年的历史。在《财富》杂志2018年“世界500强”排行榜单中,迪奥排名第208位,是奢侈品品牌的最高排位,亦是500强服装板块中的第一。

2.迪奥率先通过注册商标确立“品牌”概念,从而把法国高级时装业从传统的家族作坊引向现代企业化集团。迪奥对时尚奢侈品界的贡献,一是发现“专利授权”模式可以用在时尚行业上,二是迪奥香水的推出,给整个奢侈品行业贡献了一个金字塔式的商业模式。

3.除了克里斯汀·迪奥本人,伯纳德·阿尔诺是对迪奥有最重要影响的人物,是他拯救了迪奥这个品牌,并让它重回世界舞台中心。

4.迪奥确立的“只要最高贵”的全球收购策略,有计划地将集团在世界各地建立起庞大的商业网络,加大对高增长新兴市场的投入力度。

5.迪奥从创立至今,极富创意的造型、讲究的面料、浪漫的色彩,再搭配明星设计师及大牌影视明星,是迪奥旺盛生命力的制胜法宝。

每一种时尚都死于觉醒,而生于欲望。问题是,人类的觉醒在欲望面前,永远都难以觉醒。

奢侈品无疑是制造欲望的顶级工具。只要人类欲望还在,奢侈品的生命便不会停止。在这场欲望制造赛中,迪奥(Christian Dior)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个。

迪奥不仅对奢侈品行业影响巨大,而且对于巴黎的时尚地位,它也功不可没。因为它,二战后的法式奢华风貌得以确立。《哈柏氏杂谈》总编卡迈尔·斯诺曾说:“迪奥挽救了巴黎,就好像马恩河战役挽救了巴黎一样。”

1

迪奥公司成立于1947年,至今有72年的历史。72年的企业历史对于奢侈品行业来说,并不值得骄傲。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奢侈品牌,其历史要远远大于迪奥。

著名奢侈品牌创立的时间和国家

不过,这些在时间上走在前列的品牌,并没有在总收益和利润上仍然走在前列,而是被迪奥远远甩在了身后。根据《财富》杂志2018年“世界500强”的排行榜单,迪奥排名第208位,是奢侈品集团的最高排位。其营收达到492.2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998.3748亿元),利润为25.2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69.98亿元)。在500强的服装板块中,迪奥排名第一,紧随其后的是排名340位的耐克公司及排名480位的阿迪达斯公司。

另外,根据全球著名审计和企业咨询公司德勤(Deloitte)公布的“2018年全球奢侈品力量排行榜(Global Powers of Luxury Goods,2018)”,前5位分别是LVMH(隶属迪奥集团旗下)、雅诗兰黛集团、历峰集团、意大利眼镜巨头陆逊梯卡、法国开云集团。

迪奥迎合上流社会成熟女性的审美品味,象征着法国时装文化的最高精神,在巴黎地位极高。《国际论坛先驱报》的编辑赫柏·多西(Hebe Dorsey)曾说:“当你在出租车司机面前提及克里斯汀·迪奥先生的名字时,就如同法国国歌马赛曲一样如雷贯耳。”

2

在全球“老来创业”的著名人士中,克里斯汀·迪奥算得上是一位。42岁时,迪奥先生才创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品牌。但是10年之后,这位伟大的法国时装设计师却不幸猝死于心脏病。

在这10年中,他所留下的优美典范与卓越贡献却是久远的,成为一道穿越时光隧道的永恒时尚。这期间他创造的艺术形象都一一成为经典,那种非常女性化的设计风格一直影响着时装界的设计师。他在时装中对肩、胸、腰部等细节的处理,至今仍然是设计师创作所惯用的设计语言。

迪奥的创始人Christian Dior先生

迪奥先生于1905年出身法国诺曼底海岸的贵族家庭。迪奥的舅舅是内阁部长,父亲是一名成功而富有的商人,母亲玛德林是上流社会优雅而富于智慧女性的代表。这些家庭背景为迪奥后来从事高档服装设计埋下了基因,尤其是母亲温柔典雅、气质高贵的形像,更是迪奥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源泉。

5岁那年,迪奥全家搬到了时尚之都巴黎。巴黎浓厚的艺术氛围深深影响着迪奥,但是他对艺术道路上的追求却遭受了父母的反对,父母都希望他可以成为一名外交官。为此,迪奥不得不考取了巴黎政治学院。作为一种妥协,父母允许他可以继续在业余时间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艺术类课程。

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加上父亲莫里斯·迪奥的决策失误,家族生意衰落。期间,迪奥的哥哥、母亲相继去世,家道中落。

落魄的迪奥不得不开始以绘画和设计服装草图为生,不过好在很快就有人注意到迪奥的天分。当时知名的服饰设计师罗伯特·皮奎特和吕西安·勒隆等都曾雇佣他做助理设计。

迪奥作为首席助理站在设计师罗伯特·皮奎特身后

在巴黎作为设计师为别人打了六年工后,迪奥终于在1946年被安排与当时的纺织业巨头、法国首富马赛尔·博萨克(Marcel Boussac)会面。在首富的资助下,迪奥在这一年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时装屋。

当时正值二战结束,人们尚未从战争的阴霾中走出,都在期待能有人给时尚产业注入一针强心剂。1947年2月12日,克里斯汀·迪奥开办了他的第一个高级时装展。90套完全颠覆当时人们期待的礼服列队展出后,所有的观众都在欢呼,巴黎上流社会的小姐太太们更是为之疯狂。

奥迪将裙长提到离地40厘米,优雅地露出女性的脚踝;袖子长度通常到小臂中央,即所谓3/4袖,里面衬以长手套;圆润平滑的自然肩线,用乳罩整理的高挺的丰胸,连接着束细的纤腰;垫高的臀部,凸显女性线条;二十码长布料加工而成的大裙摆,再加上夸张的帽檐。这些都令巴黎的时装界为之一振。《时尚》杂志艺术总监亚历山大·利伯曼(Alexander Liberman)曾说:“迪奥达到了创造某种以女子特征为主要构思的目标。”

这场迪奥的首秀,唤醒了战后缺失的法国式优雅。迪奥精致奢华的服饰,也让巴黎再度执掌时尚潮流,让法国时装业再次享有国际时装领域的至尊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此时,后来被誉为“未来主义三大宗师”之一的皮尔·卡丹(Pierre Cardin)正在Dior时装屋担任裁缝。

3

迪奥首秀革命性时装引起业界巨大震动。发布会后,由Dagmar绘制的迪奥服装插画登上Vogue杂志封面。

由Dagmar绘制的迪奥服装插画首次登上Vogue杂志封面

很快,美国《时尚芭莎》杂志的天才主编卡梅尔·斯诺(Carmel Snow)将迪奥的设计风格命名为“新风貌”(New Look)。

由于“新面貌” , 迪奥获得时装界的“奥斯卡奖”、美国德克萨斯的“奈曼· 巴库斯奖” , 这是该奖第一次颁发给一位法国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美国人接受了迪奥的设计,承认了法国巴黎的时装仍然处于世界时装业领头羊的地位。然而直到1956年,法兰西才意识到应该奖赏这位时装大师,授予他“荣誉勋位” 勋章,这是法国对在艺术界做出卓越贡献的艺术家的最高奖赏。

同在1947年,以“迪奥小姐(Miss Dior)”命名的第一瓶香水闻世。关于为什么要做香水,迪奥自己的回答是:“我所打扮的每一位女性都散发出朦胧诱人的雅性,香水是女性个性不可或缺的补充,只有它才能点缀我的衣裳,让它更加完美,它和时装一起使得女人们风情万种。”

不过香水对于迪奥的意义远非这么简单。“Miss Dior”的推出不仅对于迪奥本身的意义重大,更是给整个奢侈品行业贡献了一个商业模式。

“Miss Dior”并不是时尚界的第一款香水,香奈儿早在1921年就创制了“香奈儿5号”,第一次把时装和香水联系在了一起。但“Miss Dior”的重大意义在于,它的畅销让整个奢侈品界和时装界发现:香水是可以大卖的,而且由于香水可以批量生产,利润又高,可以给品牌带来源源不断的稳定高收入。

高端奢侈品的定制虽然单价高,但总量总是有限的。而香水、唇膏等配饰产品虽然单价不高,但可以大规模地售卖得到高额利润。在Miss Dior之后,奢侈品行业经典的产品结构才确定:最顶端做高级定制,卖给上流社会;其次做品牌的成衣和包等等,卖给中产阶级;香水、配饰等等一系列价格相对较低的单品,卖给中产偏下的大众们,满足他们追求大牌的梦想。这种经典的金字塔结构,可以让一个品牌在商业上非常稳固。

香水这种价格相对较低的单品对于奢侈品的意义还在于两点:一是一旦购买,等于为迪奥找到了未来中高端的潜在消费人群,成为进入迪奥产品花园的一张门票;二是诸多的香水成为大家的日常谈资,是一种极好的品牌传播广告。

4

尽管克里斯汀·迪奥把可可·香奈儿作为自己的偶像之一,但香奈儿本人却对迪奥的风格极尽嘲讽。她认为迪奥根本不会装扮女人,只是将衣服随便搭配在她们身上。然而事实证明,迪奥在他去世前的时间里冲击了香奈儿时尚先锋的地位。

在公司成立的第一年,迪奥店就开始盈利。其营业额在1947年为120万法郎,1948年又上升到360万法郎,1949年再次上升到1270万法郎。

自1948年起,迪奥的商业天才就开始显现,他在这一年开始构建了自己的销售网络。尽管国外业务还处于刚起步阶段,却占据了总收入的60%。

不断的收购,也是迪奥集团成长的一大关键。迪奥集团奉行“只要最高贵”的全球收购策略,散落于世界各地的顶级品牌是他们梦寐以求的,比如法国举世闻名的香水、香槟和干邑,分布在法国、美国、阿根廷、新西兰等地的原产地葡萄酒,苏格兰的威士忌,瑞士的钟表,意大利的皮具、服饰和轿车跑车,古巴的雪茄等都声名显赫,以及中国的白酒、陶瓷、绸缎、茶叶和玉石等均成为他们的目标对象。

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迪奥集团掌管的LVMH通过收购,将纪梵希(Givenchy)、芬迪(Fendi)、豪雅表(TAG Heuer)等纷纷收入囊中。

在收购的同时,阿尔诺对收购而来的品牌仍然保持各子公司的家族管理和独立经营。有财经杂志将阿尔诺的治商之道总结为精辟的八个字:“生猛收购、松散管理”。分布于全球的50多家子公司基本保持自治状态,原公司老板仍可在自己的领地享有巨大的影响力。迪奥集团只是要求整合零售渠道,共享从实体到互联网的强大零售网络。

不过,阿尔诺为了能牢牢地保有自己在松散管理模式中的核心地位,在并购或控股过程中一贯以现金支付,鲜以股票充抵。这样做的好处是既不会稀释他的股份,又能使被控公司老总臣服于自己的资本优势。

5

奢侈品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艺术品。因此,奢侈品的玩法往往也会很自然跟艺术相结合,这一点也是迪奥集团得以长期保持良好品牌形象的核心要诀。

阿尔诺致力把文化艺术融于交易中,开拓一条新的经营之道。从1990年开始,阿尔诺积极投入法国文化艺术的赞助,采取推广艺术与文化教育性质的政策,例如每年赞助法国国内美术馆的一项重要大型展览。

尽管这类展览的经费高昂,但也有为数百万的参观人潮,因为赞助的都是难得一见的经典展览,这对集团形象有极大的助益。

对文化企业扮演着拯救者角色也是集团的写照,就像收购的《艺术鉴赏》杂志、世界报下属的援励杂志和古典音乐台。

巴黎圣母院遭遇火灾后,阿尔诺第一时间发表声明称其家族及集团将捐赠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5.2亿元),帮助修复巴黎圣母院。声明称,他们希望在国家悲剧发生的时刻,能通过这种形式展现他们的团结,共同帮助重建这座非凡的大教堂,因为它是法国、法国遗产和法国团结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