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无相财经
让城市找回曾经的烟火气吧,给经济松绑,给民生松绑!
昨天,两会闭幕,亮点满满,结尾的总理答记者问,更是诚恳朴实! 在记者招待会上,总理说的两个例子,让无相君很是震撼。 第一个例子,总理直言到,我国有6亿人,每个月收入也就1000元; 第二个例子,说是有一位50多岁的农民工,在外打工30年,但今年一直没有找到工作,全家陷入困境。 说实话,今年的形势真的很严峻,中央的大政方针也直接影响着民生,让我们先回顾一下两会的民生亮点。 01 总理提到疫情对世界经济造成史上罕见的严重冲击,不少主要国际组织近日预计今年全球经济会录得至少3%的负增长,中国经济无法置身事外。 对于中国今年没有设定经济增长的量化指标,这是实事求是。 但总理也强调,经济增长并非不重要,只要实现“六保”当中的前“三保”就可实现今年经济增长,而且要力争一定幅度,推动中国经济稳定前行。 他指出,保持中国经济稳定运行至关重要,中国经济稳住“基本盘”,就是对世界经济作出了贡献。 总理指出,中央政府会推出纾困及激发市场活动的政策,注重稳就业、保民生。 他提到新增财政赤字和抗疫国债全部要转给地方,资金要直达地方、基层、民生,钱要落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也要落到社保、低保、失业、养老和特困人员身上,其中要建立实名制、杜绝造假帐。 总理还承诺中央政府带头过“紧日子”。 中央部门刚性支出会压缩一半以上! 这些钱全部调向基层企业和民生,各级政府“绝不允许搞形式主义、做大手大脚花钱的事”。 基层就能把这笔钱用好吗? 总理说: “现在要采取一个特殊的转移支付机制,这些钱要全部落到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落到社保、低保、失业、养老和特困人员身上,要建立实名制,这些都是有账可查的,决不允许做假账,也决不允许偷梁换柱。 我们会瞪大眼睛查,也欢迎社会监督。我们采取的措施,最终效果要让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来认可。” 02 除了节流之外,开源也是今年财政政策的主基调。 今年,中央将新增2倍的赤字和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共两万亿元,用于保就业、民生。 总理介绍: “特殊时期要有特殊的政策,我们叫做放水养鱼。没有足够的水,鱼是活不了的。但是如果泛滥了,就会形成泡沫,就会有人从中套利,鱼也养不成,还会有人浑水摸鱼。所以我们采取的措施要有针对性,也就是说要摸准脉下准药。不论是筹钱或者说钱从哪里来,用到哪里去,都要走新路。” 另外,另一项大的开源,就是减免社保费,大约是4万亿的社保! 总理强调,要推动这些资金用于保就业、民生和市场主体,支撑居民的收入。 使居民有消费能力,有利于促消费、拉动市场。 03 以上的两大项内容说明什么呢? 那就是今年的经济政策,将是相当宽松的。 比如过去城管不让摆小摊,现在的形势就不一样了。 总理在记者会上说: “前两周我看到报道,我们西部有个城市,按照当地的规范,设置了3.6万个流动商贩的摊位,结果一夜之间有10万人就业。” 这个城市,就是成都。 今年3月,成都市为应对疫情冲击,也临时放开了地摊经济。 在两个月的时间内,成都市直接和间接增加就业岗位超过10万个,助力中心城区餐饮店铺复工率超98%。 要知道,在这次疫情中,以网店、街边小店、路边小摊为主要业态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疫情冲击中可谓最为脆弱,受损也最为严重。 但是这些不起眼的小店,却是维系社会运转的“毛细血管”。 它们创造了巨额GDP,吸纳了大量就业。是中国经济重要的支撑,也为城市注入了活力和生机。 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的统计,我国个体经营者数量在2018年末即已达到6000多万个。最新的数据显示,目前各类中国小店数量约为1亿家,带动了3亿人就业。 可以说,小店活,则经济活。 据《新京报》报道,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 文明城市创建不考核“占道经营”,被普遍理解为松绑“地摊经济”。 因为在此之前的十几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都是明确纳入文明城市考核内容的。 在这个指挥棒之下,全国各地为了“创文”,不得不严肃整顿占道经营。 因此,“地摊经济”在大多数城市早已销声匿迹或只是零星存在,而“城管追小贩”甚至“城管打小贩”则屡见不鲜。 这说明,此前的制度设计存在偏差,片面地把城市“文明”理解为环境整洁划一、井然有序。 这对很多小商小贩是很大的打击,也让城市变得冰冷,失去了烟火味。 对待弱者的态度,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尺。 文明的城市应该让市民处处感受到尊敬,而不只是表面的光鲜。 当然“地摊经济”仅仅只是一个标志而已。 各地有关部门也应该以此为例,给各地的暂时失业者,也包括农民工群体有一个低门槛的自救方式。 从上至下,小小的地摊吸引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因为它连接了民生这个大问题。 一个城市有高楼大厦,也要有寻常巷陌。 让城市找回曾经的烟火气吧,给经济松绑,给民生松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