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
我们能看到很多投资的金科玉律,无数先贤的思想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照亮了孤寂而又幽长的投资之路。这些光芒很璀璨,但对绝大多数散户来说,却是不适宜的。
那些先贤基本上都是机构投资者,无论是资金的规模和性质,还是他们对于股票的研究深度和广度,散户都难以企及。绝大多数散户都是个人投资者,在人力、物力、财力、精力、信息、专业等方面都远远不能与机构相比。就像一个业余球员,要像职业球员那样去踢球,上了场5分钟可能都坚持不下去。
我们可以像大师一样去思考,但只能做好散户该做的投资。那么,什么是散户的投资模式?我们先来看看投资的收益是怎么来的?
收益=股价涨幅*资金总量*仓位
股价涨幅,这和投研能力有关,是散户的劣势;资金总量,自然更是散户的劣势。对一个散户来说,与机构相比,唯一的优势是仓位。
公募有最低持仓要求,私募有清盘线,即便是没有清盘线的私募,净值大幅回撤之后,资金规模大多也是要缩水的。我曾经看过一个私募的资金规模变化,2015年上半年发行时,规模是20亿,到了年底就剩下5亿了,一半是跌的,另一半是跑的。
跌,大家都得跌,但自己的钱不会跑,这就是散户的优势。没有持仓要求,没有清盘线,钱更不会跑(我们只谈自有资金),散户的投资艺术就是在这里做文章,来弥补自身规模和能力上的短板。
大家都喜欢牛股,但现实中,能在大牛股上大赚特赚的人并不多,很多人买入一只大牛股,但往往随着股价的抬升,而逐步获利了结,很难吃到所有的涨幅。那些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人,又往往会随着股价的抬升而不断追加资金,最后成了坐过山车,甚至可能会大幅亏损。
从绝对收益来看,对投资者来说,大涨特涨的股票未必是主要的收益来源,原因就在于涨幅太大后不敢重仓。倒是在一些爆发力没那么强,但可以持续增长的股票上,大家总有机会买到便宜货,又敢于重仓,甚至长期上杠杆重仓持有。几年下来,后者成为了收益的主要来源。
看看雪球上,一些股票的关注人数吧(截止到2020年6月29日):贵州茅台1068359人,恒瑞医药455610人,海天味业222961人,招商银行1193879人,中国平安1265852人,万科A720370人。
前三位近几年的涨幅大大领先后三位,但关注人数还是银保地这3个代表更多一些。如果以涨幅为唯一优劣标准,大家理所应当该把目光聚焦在前三者身上,事实恰恰相反。
A股70%的散户持仓市值不超过10万,其实这里面的很多人完全可以拿出几倍于这个数字的资金,但股市有风险,谁都不敢玩得太大。5年时间,10万元涨500%可以赚到50万,那么50万元涨100%就可以赚到这个数字了,哪个更容易?如果找到一些稳定上涨的股票,敢于重仓,敢于投入家中那些散在存款、理财、支付宝、微信上的低收益资金,有些看起来涨幅不大的股票,一样可以带来较大的绝对收益。
茅台过去5年涨了十倍,但我所认识的百万以上级别资金投资人中,很少发现持有茅台超过半仓的,两成仓的都不多。反而是重仓甚至全仓持有招商银行、中国平安这样大蓝筹的人,绝对收益会更多一些。即便是职业投资人中,上杠杆做银行股的也很多,长期来看收益也并不少。
对散户来说,专注自己的能力圈,不要怕持有的股票涨幅小,只要你对它有足够深刻的认识,坚信它的长期发展前景,仓位会帮你解决涨幅问题。基金赚的是相对收益,追求的是业绩增速,而散户赚的是绝对收益,小资金的100%可能还不如大资金的20%赚得多,但其中风险是完全不一样的。
除了少数道德问题或者经营问题严重的企业外,没有不好的股票,只有你不敢重仓的股票。高涨幅的另一面就是高风险,仓位才是散户赚钱的根本,做懂的事,赚明白的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