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腾讯财经
人民币汇率短期的快速升值,更多是大量外资出于避险和套利的目的流入过程中,资金驱动下的一种供需关系的体现。中期来看,鉴于中美贸易摩擦和全球供应链恢复进程的不确定性,人民币汇率还有反复震荡的风险。但在长期来看,人民币肯定处于升值的通道中,这是由我们的经济发展潜力决定的。
近期,伴随着国内股市“疯牛”表现,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也呈一路走强态势。其中7月7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一度升破“7”的重要关口,最高攀升至6.9918,是今年3月18日以来最高值;7月9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也收复7.0关口,为3月中旬以来首次。如此快速大幅的升值,不禁让市场猜测,人民币可能已经扭转了自2018年初中美贸易摩擦爆发以来一路贬值的态势,重新进入升值通道。那近期人民币升值背后的逻辑是怎样的,是否真的进入一个持续升值通道了呢?
决定汇率的主要因素
狭义的汇率就是外汇的价格,它代表着使用外汇进行贸易结算、投资等活动的机会成本。从汇率决定理论上看,无论是国际借贷说、购买力平价说、利率平价说、国际收支说还是资产市场说,对于汇率的决定因素最终都指向外汇的供需关系、一国国内经济发展情况。另外汇率制度的设计也会对汇率产生一定影响,但核心还是前面两个因素。所以只要我们能够分析清楚近期外汇市场上人民币供需情况,以及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就能找到人民币升值的逻辑,以及升值的可持续性。
近期人民币汇率上涨的逻辑
要说人民币升值破“7”的逻辑,还要从上次人民币贬值破“7”说起。从2018年初中美贸易摩擦爆发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6.2360点一路贬值,直逼“7”这个重要心理关口,2019年8月,也就是中美贸易摩擦最胶着,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措施频频加码,市场看不到谈判希望的时候,人民币破“7”,之后一路贬值接近本轮7.1967的高点,但随着年底中美第一轮经贸协议的签订,人民币又开始了阶段性的升值,直到国内新冠疫情爆发,经济面临停摆风险,人民币汇率中断升值进程,再次回到贬值轨道。进入5月份以来,国内一方面新冠疫情得到很好的控制,新增确诊病例维持在个位数,最初爆发地武汉也解封,国内疫情的阻击战歼灭战基本告捷;另一方面复工复产情况良好,各项经济指标均出现降幅收窄的筑底迹象,PMI等先行指标已经早已进入扩张区间,而与之对比的是美国、欧元区、印度、巴西、俄罗斯等国的疫情依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经济活动的恢复遥遥无期,而且各国的货币宽松政策已经向市场释放了大量低成本流动性,在这种情况下,全球资本开始将目光投向中国。
因为此时的中国,一方面经济基本面在恢复,全年取得经济正增长是大概率事件(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6月份全球经济展望),另一方面,中国没有像其他主要经济体跟随美联储的节奏采取激进的货币宽松政策,所以国内LPR是高于美联储基准利率的,外资进入中国具有套利空间。所以中国资产此刻又变成了全球最优质最安全的资产,大量外资开始进入中国。
从底层的逻辑来看,当中美贸易摩擦剑拔弩张的时候,我们的出口肯定会受到影响,美国已经由中国最大贸易伙伴降至第三,排在东盟和欧盟之后,这在贸易结算环节美元结汇量会减少,从而降低对人民币的需求,另外美国拉拢盟友在全球产业链上封锁中国,会带来中国经济增长困难的预期,这都会导致人民币汇率贬值。而新冠疫情对汇率的影响,则是通过对当期国内经济指标的影响来改变市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预期,从而影响人民币汇率的涨跌。 而国外避险套利资金流入后给股市带来的牛市效应,会让原来观望的外资持续流入,进一步加大对人民币的需求,从而助推人民币汇率上涨。
人民币汇率走势展望
按照上文分析,2018年以来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势的,除了中国经济本身的特征之外,主要是两个具体事件,一个是中美贸易摩擦,另一个就是新冠疫情。这两个因素都是利空中国经济基本面,减少对人民币需求的因素,也就是让人民币贬值的因素。目前来看,中美贸易摩擦中第二阶段经贸谈判在美国大选年还有很大不确定性,而且7月9日起,美国对部分排除清单商品恢复加征25%关税,所以还不能算利空出尽。而新冠疫情在国内已经基本结束,这个利空是已经出尽了。
再看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我们还处于一个从低点逐步恢复的通道中,一是还没回到疫情爆发前的状态,二是在中国以外国家和地区的疫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背景下,今年我们的外需不乐观,全球产业链上下游供需不畅,这是利空经济增长的。虽然我们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际上是要求更加依靠内需,但内需还未恢复,进一步扩大内需,恢复中国制造业全球供应链的压力还是很大的。
所以我认为人民币汇率短期的快速升值,更多是大量外资出于避险和套利的目的流入过程中,资金驱动下的一种供需关系的体现。中期来看,鉴于中美贸易摩擦和全球供应链恢复进程的不确定性,人民币汇率还有反复震荡的风险。但在长期来看,人民币肯定处于升值的通道中,这是由我们的经济发展潜力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