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请同时按 Ctrl 和 D,谢谢
400-688-2916
手机APP-安卓
人民币汇率狂涨有三大主因,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优劣并存
阅读 1026发布日期 2020-09-04

来源:金融故事

在今年的疫情冲击之下,人民币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先抑后扬态势,特别是近日的人民币持续升值,更是引发人们对人民币升值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到底是好是坏的担心。

数据显示,9月1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以6.8459开盘后,出现大幅提升,随后一路走高至6.8118,盘中一度逼近6.81元关口,最高涨至6.81元,创2019年5月中旬以来新高。从今年5月份末以来,人民币开始进入升值通道,离岸人民币已经累计升值了3700多点,在岸人民币则升值了3500点。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从7.1964升值到6.8226,最高升值6.81,最高升值了5.37%。

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无非是三大主因,但是这三大主因之下对我国的经济有什么影响呢?

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当然是美元大开印钞机导致美元贬值的结果,因此在国外主要经济体疫情形势仍然不明朗的情况下,对我国的外贸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在面对疫情的冲击之下,人们对美元和美元资产的担心是正常的,而且由于美国抗击疫情而大开印钞机,必然会导致美元会贬值。

我们先看看美国是如何开动印钞机的:3月27日特朗普签署了2万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4月9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又宣布,将推出2.3万亿美元的贷款计划用于援助企业和财政吃紧的政府。更重要的是鲍威尔还表示,美联储推出的经济纾困方案“没有上限”。这也被认为美国的印钞机没有了“闸门”。2020年6月美元M2的年化增长率达到了24%,而美元过去60年的历史上,M2增长最高的年份也没有超过15%。

而我国人民币货币投放虽然也有加大,但整体上货币投放是正常的可控状态,6月末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213.49万亿元,同比增长11.1%,比上年同期只高2.6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0.43万亿元,同比增长6.5%,只比上年同期高2.1个百分点。这为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奠定了货币比价基础。

虽然3月份到5月份,美元和美元指数出现上升,那是因为国际社会仍然将美元资产作为避险资产,而且世界主要国家的货币投放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大增,到5月12日,全球各国已经累计推出了15万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在大量美元流入市场造成美元贬值的同时,由于其他货币也在贬值,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美元的升值。

但人民币由于没有过度的货币扩张,出现兑换美元的升值就在情理之中,而这种升值对本来疫情冲击之下我国外贸形势严峻的态势造成较大的影响:一是国际社会疫情的影响导致国际贸易中断;二是国际供应链出现断裂。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4.2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2%,降幅较前5个月收窄1.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7.71万亿元,下降3%;进口6.53万亿元,下降3.3%。

在这种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恢复不明朗以及国际贸易不确定性加剧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加对我国的外贸形势增加更大的压力,出口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将进一步减弱,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出了更迫切的需求。

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是我国经济率先恢复增长的必然反映,也是我国经济未来发展对人民币币值的强力支撑。但人民币升值可能对我国经济的恢复形成较大压力。

我国率先走出疫情的影响,并快速的恢复经济秩序和生产秩序。而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则仍然在抗击疫情和恢复经济中两难选择和摇摆,世界主要机构和中外经济学家都看好中国的经济,而中国经济的恢复也没有让世界失望。

疫情对经济的冲击程度已经超出了我们最初的想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6月24日发布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0年全球GDP增速为-4.9%,比上个月的预测数据又下调了1.9个百分点,人们更担心世界新冠疫情在某些国家已经出现的失控状况对经济活动产生的更多负面影响。 美国的经济状况可能更糟糕,知名金融公司摩根士丹利预测,美国经济第二季度将会比第一季度萎缩38%;亚特兰大联储更为悲观,他们认为美国第二季度经济将萎缩53%。

与之相反,中外经济学家都看好中国的经济增长恢复能力和经济增长能力,并认为中国将成今年唯一实现正增长主要经济体,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中国2020年经济增速为1%,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和地区。

现实也没有让世界失望,国家统计局对外宣布,中国二季度经济总量为250110亿元,增长为3.2%,与一季度同比下降6.8%相比,二季度环比一季度增长11.5%。

在这种经济基础的支撑之下和对世界经济未来的不确定性加大预期之下,经济发展风景独好的中国人民币升值应该在情理之中。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也会形成一定的压力,除了可能进一步抑制出口以外,更可能由于进口商品价格的进一步下降对我国正在恢复的经济形成压力,进而可能导致一些复工复产企业面临价格更低的进口商品冲击而恢复更难,提升市场竞争力压力更大。

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我国作为国际货币储备和人民币国际化,但同时对我国人民币的全球化风险管理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我国人民币正在逐步走向国际化,并越来越多地成为世界性储备货币。

从2015年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正式将人民币纳入IMF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人民币正式成为国际化货币。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占比创新高,人民币的储备功能也日益体现。2020年一季度,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升到2.02%,创历史新高,反映出全球外汇储备管理机构持有人民币资产的兴趣增加,从而有利于促进国际货币市场外汇储备资产多元化,同时更有利于人民币走向世界。

一个国家的货币能否作为外汇取决于该国的整体经济实力和国际认可能力,根据相关数据,截至2019年末,人民银行在中国大陆以外的25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人民币清算行,使人民币使用的安全性不断增强,交易成本也在下降,已经成为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从2008年到2018年,已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货币当局与中国签署了总额为3.1万亿元人民币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目前全球已有70多个央行或货币当局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更说明国际经济组织和央行对人民币的认可程度。

在人民币成为国际化货币和世界储备货币的过程中,一个币值相对稳定的人民币有利于世界各国央行的认可程度和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基础条件,从而进一步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

但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以后,由国内的货币生态成为国际国内两个生态的共生发展,无疑对我国人民币的未来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人民币升值的态势之下,我国经济外循环可能面临越来越大的困难和压力,而向经济内循环为主就成为更加急迫的任务,如何启动经济消费形成经济发展的更大支撑能力,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