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人在购买信托产品时,要跟信托公司签订信托合同,不少投资人拿到厚厚的一本信托合同时,往往不知道从哪里看起,几十页的信托合同不仅内容繁多,还基本都是各种专业术语,晦涩难懂,可能看完了也没明白讲的是什么。作为认购信托的法律文件,合同又不得不看。投资人应该怎么去看一份信托合同呢?哪些条款是投资人要重点关注的地方呢?
实际中,投资人购买信托产品的途径主要有三条:从银行柜面购买代销的信托产品、从三方财富公司购买代销的信托产品、直接到信托公司购买的信托产品。无论哪一类,第一步是分清真伪。
1.合同编码:
在信托合同的封面,通常印有两组编码,一组编码是信托公司自己编制的,方便内部对合同文本的管理,一般称为“合同编号”,后面跟着一串数字,比如2019年发行的信托产品,开头就是2019;另一组编码是“信托登记系统产品编码”,由“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编制,这家公司是中国银保监会实施监督管理、提供信托业基础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可以理解为官方行业组织,输入编码,信托公司在2017年之后发行的信托产品都可以查证,网址是:http://www.chinatrc.com.cn/ 。
2.合同落款:
在信托合同的文本表述中,投资人被称为“委托人”,信托公司被称为“受托人”,在投资人签字下方,会显示“受托人”的名字,还有加盖的公章和法人章。
理财经理在推介信托产品时,会提到是哪家信托公司的产品,您需要核对信息是否一致。有时,信托公司会通过旗下子公司发行产品,这就要通过“天眼查”、“启信宝”等查询软件,确认合同落款的公司和这家信托公司之间有无股权关系。
3.汇款账号:
投资人完成合同签署,还要把钱汇款给信托公司,才能完成最终认购。这时要确认账户户名与这家信托公司是否一致。若不相符,不要轻信所谓“中转账户”的言辞,即投资人先打款到某账户,然后再划款到信托公司的账户。实际操作中,即使有“中转账户”,账户名也是销售产品的金融机构,极少是无关的第三方。
如何判断真伪呢?有两个小窍门:
一是官方推介资料的文件格式是PDF,读者无法更改,若是PPT格式或是WORD格式,由于能随意更改,自然不会被官方采用;
二是官方推介资料的风险提示很多,投资人看完基本就得心脏病了,看着太吓人,如果您看到一款产品资料没有多少风险提示,大概率是假材料,需要警惕。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由于认购的是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按照《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投资者在签署信托合约的时候要签署以下三分文件,分别是认购风险申明书、信托计划说明书、和信托合同。
这三份文件中,风险申明书的作用是揭示信托产品的风险,而说明书是对信托公司和信托合同的简要介绍,信托合同是所有文件的核心所在。当然还有合格投资者申明,这也是必不可少的;否则整个购买流程就是不合规的。
收益率
收益率是首要和投资者最关注的,当然也是信托合同的重要要素之一。不过预期收益率这个名称已经成为历史,现在称作业绩比较基准。虽然叫法不同,但是实质是信托公司分配给投资者的收益。大部分产品都属于固定收益,也有少部分产品设置了浮动收益。
产品期限
产品期限是信托产品的另一个要素,所谓的期限就是自信托成立之日起到信托终止的一个时间跨度。一般而言,产品期限的决定要素由交易对手和监管要求决定。信托产品期限与收益率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互为条件的。任何一个投资的选择,都是收益性、流动性和风险性三者的权衡取舍。
资金运用方式
对于股权收益权,资产收益权之类的信托产品,投资者一定要多加戒备,提高警惕。这一类产品很多是规避监管设计出来的,处于监管的灰色地带。需要投资者多加分析,而不是冲动购买。
风险揭示和风控措施
真正需要重点关注的风险就那些,都是跟信托产品本身相关的风险揭示。如交易对手和保证人(如有)的信用风险、z项目回款、流动性、政策风险等等。
如何判断风险,就靠风控措施了。风险控制是所有信托产品要素中核心的核心。风险控制它其实是贯穿信托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的,不仅体现在信托产品本身,而是贯穿于信托项目的各个方面。从项目的审查、产品设计到到期兑付以及最终的项目清算等的各个阶段,都会涉及到风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