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上经久不衰的一句格言便是“战胜自己便能战胜市场,贪婪和恐惧是投资成功最大的阻碍”。在漫长的投资历程中,以巴菲特、格雷厄姆等投资大师为代表的价值投资,体现出了其战胜市场的巨大魅力。为了实现资产的最快增值,国内外的投资者煞费苦心,而最终获得成功的寥寥无几。这并非是理论的失败,或者是市场的原因,究其根本还是在于投资者在价值投资实现过程中的心态不稳导致的。
历数历史上的股灾也好,大型利空也罢,发生前市场的情绪总是亢奋无比,对“价值”的“发现”表现速度惊人。而发生后,又犹如世界末日的到来,仿佛此前构建的一系列价值体系就此崩溃,资本市场上再没有一个安全的港湾。底部的情况又经常是相反的。可是事实上,无论是A股的18年,还是华尔街的300年,市场终究还是那个市场——所谓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最终总是周而复始涨涨跌跌,并没有因为一些事件而导致股市的毁灭。
那么,为了实现真正的价值投资,抵抗住市场短期的波动,便需要对投资心态进行良好的塑造。这里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什么是价值投资?事实上,经过2007年和2008年股市的暴涨暴跌,很多人对价值投资的理念产生了怀疑。各种观点概括起来,集中表现为以下几类:第一种观点认为,价值投资在中国并不适用;第二种观点认为,价值投资太难掌握,一个企业的价值很难判断,没有统一计算的公式;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价值投资是庄家骗人的把戏,为了达到出货的目的,往往对上市公司进行“价值包装”,致使不少股民上当受骗。
应当说,以上说法都有一定道理,但不足以否定价值投资的理念,因为这些观点对价值投资的精髓都没有认识清楚。笔者认为,价值投资不是长期投资,也不是集中投资,而是投资“价值提升的大概率事件”。价值投资者要买的股票有三类,即“低估类”、“成长类”和“既低估又成长类”。
买入低估类股票后,投资者要做的唯一事情就是等待。因为从“低估”回到“合理估值”,是一个大概率事件,确定性很强。买入成长类股票后,投资者要做的唯一事情也是等待。这类股票的特点是,虽然市场目前没有对它们低估,但由于它们的成长性好,若以目前的价格买入后,价格保持不变的话就会被低估。最好的情况是买入第三类股票——“既低估又成长类”。笔者把资产注入、整体上市等外延式增长的股票划入到此类股票。而价值投资的实现方式就是能使这个“价值提升的大概率事件”发生的方式。显然,不论是长期投资还是短期投资,不论是集中投资还是分散投资,都可以是价值投资。
那么,为何巴菲特等价值投资者却特别钟爱长期投资呢?这是因为,价值投资者所买的股票往往要较长时间才能实现其投资价值。由于低估类股票大多是在熊市期间买入的,而市场纠错往往发生在市场转暖以后,所以需要较长的时间,如果量化的话,半年至一年发生的概率可能是50%,3年或5年后发生的概率可能就是99%了。投资者买入股票后,不论是长期投资还是短期投资,不论是购买绩优股还是亏损股,只要股票的内在价值在不断增长,或者虽然内在价值没有增长,但买入的价格是明显低估的,那么这种投资就是价值投资。
解决了价值投资的问题,投资者的心态问题却更为重要。我们就从近期的“迪拜世界”债务危机为例来解析抵抗心理波动的重要性。笔者认为“迪拜世界”债务危机有被人为放大之嫌,并不表示金融危机将再度深化,更不可能改变全球经济尤其是中国经济强劲复苏的大趋势。反过来说,大多数股民都抱着乐观态度期待着迎接跨年度行情,却无奈市场陡生变数,令人猝不及防。
面对短期调整,投资者不必过于惊恐,静观其变为上策。未来行情依然可期,而选股思路需依据经济复苏轨迹。我们应当知道,在行业复苏的前夜,个股往往处于被低估的状态,这便是价值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