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张磊出生于河南省驻马店市。家境一般的他,以驻马店高考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专业。赴美国耶鲁大学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和国际关系硕士后,他没有像其他中国学生那样选择留在美国就业,尽管就职于华盛顿一家新兴市场基金公司,内心却一直很清楚:有朝一日会返回国内。
梦想吸引他回国,回国后,他也一直致力于帮助那些敢于拥抱变化的企业家实现梦想。高瓴资本是一家专注于长期结构性价值投资的公司,2005年由张磊创立。高瓴资本管理的资金规模超600亿美元,是亚洲地区资产管理规模最大、业绩最优秀的投资基金之一。高瓴资本投资案例包括腾讯、百度、京东、美丽说、去哪儿网等。
2005年投资腾讯时,张磊与马化腾的梦想惺惺相惜,决意要做中国最伟大的互联网公司。张磊眼中的马化腾,经营业务似乎在不断地变化,但其实背后的精神内核从来没变,就是做中国最好的互联网公司。
对于企业,使命感就是企业应该坚守的底线。使命感为企业设置了一个无形的框架和发展引线。当企业遭遇十字路口时,使命感告诉企业该往哪里走,不该去哪儿。
一个真正值钱的,能够为投资者长期青睐的企业,其创始人头顶上必然闪耀着梦想的光环。
张磊投资蓝月亮时,就是看中了蓝月亮创始人罗秋平的使命感——做中国最好的民族日化品牌,看起来气势磅礴的使命感落到企业经营中,走的便是一条艰难又坚定的平凡之路,“罗秋平只要看见有人不干净,心里就着急,他每天都在为这件事打磨,不断琢磨,不断提升用户体验”。
2008年,张磊研究中国消费品升级时,发现那时很多基础消费品品类都被跨国公司占领,宝洁、联合利华就占领了家用洗涤市场。同时,张磊也看到这些跨国公司的漏洞,他们是有历史包袱的,无法抓住中国消费升级的趋势。
于是张磊就找到了当时做洗手液的蓝月亮公司创始人罗秋平,鼓励他做洗衣液。那时,张磊的高瓴资本是蓝月亮唯一的外部投资人。而且,张磊一开始投资蓝月亮时,蓝月亮是赢利的,但张磊成功说服罗秋平不要赚短期的钱,要勇于进入新的品类,打败跨国公司,变成中国洗衣液的领跑者。蓝月亮的亏损的确也是暂时的,后来蓝月亮的赢利是原来的十倍。
张磊总结,“创业者有这个梦想,跟我们的理念完全一致,所以大家在一起才能做出一番事业。我们的投资从某种角度上讲有点像孵化器,但更像是思想的孵化器”。
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阅“企”无数之后,“劝告”眼里只有利润的企业:“一个组织绝不能像生物一样,以自身的生存为目的,能够延续后代就算成功了。组织是社会的器官,只有为外界做出自己的贡献,才能算有所成就。”
互联网思维放大了马太效应,让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它能够让有资源的人将资源优势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畅通无障碍,仅凭一人的力量,想要发光发热还是很难。如果你没有资本拼爹,又没有其他资源,就要懂得向优势平台借势。
对于投资者在企业增值中的角色,张磊给出的一个建议就是,不要去添乱,不要给人家添麻烦,“投资者能做的事情是有限的,在很多领域大部分时间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资本分配给最有效的、最好的企业家,使他能够最大化地绽放自己,让他能够按照自己的思想自由发挥。如果你的存在给他带来很大的无形压力,反而不能让他最好发挥自己,那一定会有问题。两军作战勇者胜,在这个创业者市场,互联网创业竞争如此激烈,如果他还老担心有人问这问那,心里肯定有忌讳”。
张磊希望做的是让企业家完美绽放的幕后英雄。张磊与刘强东的合作顺风顺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张磊给予企业家的自由度与刘强东的强势很合拍。
刘强东接受风险投资的原则是绝不退让:第一,所有投资人,一定要对京东的商业模式有绝对的理解。你必须理解我们,因为不理解我们,进来之后就指手画脚,同床异梦。不知道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不断问我们为什么。第二,一定要长线投资。每个投资人在签协议之前,我们都反复十次、一百次告诉他,别指望公司五年之内就能套现,不可能。
企业家每天有很多具体的事情需要处理,他对宏观大势以及行业格局的了解往往不如投资者更充分,投资者会花费大量的时间,聘请专业人才研究行业格局。投资者会与企业家分享他们的研究结果,在战略层面上与企业家讨论。
但在讨论的过程中,如果企业家与投资者的观点出现了分歧,张磊坚持的原则是,由企业家自己做决策,即使张磊并不同意企业家的决策,也会支持他最后的决定,“说白了,创业者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他自己也遇到很多挑战,投资者需要给他最大信心让他绽放出来,虽然他不一定对,但是只要他有信心,这次不对,下次就有对的机会。你上来就老打击他,他就没信心,即使这次对了,以后也会错,而且错会越来越大。如果犯错,还不如早一点犯错,我觉得这是战略上对他的最大帮助”。
一位企业家曾得意地说:“在找投资的时候,他不但看你要看对人,你看他也得看对人。记住,仅从投资者那里拿到钱创业成功的人不多,一定是首先拿到他的管理理念和精神,然后才是钱,你才会成功。”
坚定“超长期投资是一种信仰”的张磊说,“对我们来讲最好的投资是不需要退出的投资,如果你能找一个好的公司,能够跟着他投资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其实你有更多的复合收益,远远高于投资一家公司退出之后赶紧再找下一个。”
张磊的长期投资不是没有条件,而是建立在卓越的管理者以及优秀的商业模式的基础之上。他坦承:“我们更在乎这个企业有没有长期持续的增长力,能不能持续地成长。”
张磊之所以在坚持长期投资的同时,还能够实现40%的年化收益,赖于他有超强的“风控”体制——既能选对人,还能选对企业。
“人还是会变的,还是要多做准备;大环境改变不了,争取营造小环境;永远不要低估每天存心要跟你做交易的人,有些人以交易为主,就喜欢买卖拆分,对于这些人我都比较警惕。”对张磊来说,少量的投资失败没有磨去他对长期投资的坚持,反而让他继续奉行“和高质量的人花足够多的时间,做高质量的事情”的投资理念。
号称“世界风投界最具传奇性人物”的约翰·杜尔将投资的风险归结为四种,一个好的风险投资家应该具备识别好团队的能力:“风险投资的风险分为几个部分,第一是技术风险;第二是市场风险;第三是财务风险,或者是金融风险,也就是说有没有足够的资金建立起一个可以赢利的商业模式;第四个是人力风险,或者叫人员风险,有没有一个非常出色的团队。如果对以上四个风险都能做到很好的评估,你就可以去帮助创业企业家了。但是要想成为VC,你必须通过你的努力去获得帮助这些企业家的‘资格’,而不是仅仅通过购买他们的股票获得这样的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