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买
好东西一般不便宜,优质资产出现便宜的情况不多,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是王子落难。当好的企业遭受了短期的利空,但这个伤害又不足以致命,不会影响长期竞争力,企业可以从困难走出来。当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短期股价下跌,会给我们提供买入的机会。
比如三聚氰胺事件中的伊利,白酒塑化剂以及抑制三公消费事件的茅台。这些利空短期对企业打击很大,但优质的企业有着很强的竞争力,最终恢复了元气。那些弱小的竞争对手可能过不了这道坎,就此倒下,反而优化了竞争格局。
二是泥沙俱下。当股市处于深度熊市,或因某种事件暴跌时,优质的企业跟随大盘一起下跌,也有可能出现好价格。比如2004-2005年熊市后期;比如2015年股灾时,优质企业被误伤,出现了便宜的价格。
三是拥有超越市场的认知水平。如果你比别人看的远,看的深,有更好的前瞻性,能更早的识别出优质企业。当其他人认为这个企业不便宜时,你因为看到企业深层次的竞争力,而认为便宜。如果事后回顾,你的判断正确,那你当初买的价格就是便宜的价格。
以上三种情形,“王子遇难”需要你对企业有深刻的理解,买入时才能有逆市场的勇气;“泥沙俱下”需要市场先生配合,给你一个匪夷所思的低价;“超越市场的认知水平”则需要你的能力圈恰好可以理解和识别这个企业。
所以说,买的便宜看似简单,实则很难。更重要的是要有耐心,能抵御住市场每天涨停,各种风口带来的诱惑,不去追高,坚持住自己的原则。而一旦出现优质企业暴跌的机会,则一定要把握机会,重仓参与。
随着市场的有效,优质企业出现显而易见低估的机会整体上很少,我们可以降低预期,追求用合理的价格买入。优秀的企业总是给人以惊喜,长期来看,即使是用合理价格的买入,仍然能给我们带来良好的回报。
怎么卖
再聊一聊怎么“卖”。如果知道了怎么“买”,也就知道了怎么“卖”。买的逻辑消失的时候就是考虑卖出的时候。
一般来说,卖出的情形有三种:
一是企业变得不便宜了,甚至高估了。再好的企业也要配上一个价格,市场先生报出一个远超内在价值的价格,就可以考虑卖出。
二是企业不再优质了。优质的企业好比肥沃的土地,可是有一天变成盐碱地且难以恢复时,我们买入的逻辑就没有了,这时候也需要考虑卖出。长期看,能长期保持竞争力的企业是很少的,所以我们要定期检视我们手中持有的企业,看看它有没有变成盐碱地。
三是发现了更好的标的或投资机会,这时候也可以考虑卖出。
综上,我们讨论了什么是优质企业、怎么买和怎么卖。以上三者结合起来,就是我们常说的“价值投资策略”。
价值投资并没有什么好神秘的,但知易行难,贵在坚持,价值投资策略可以在时间的复利作用下,获得稳定的、安全的、可观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