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当前信托行业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资产管理规模从2019年的21.6万亿元,下降到2020年20.86万亿元,但信托依旧是中国仅次于银行的第二金融体,2021年的信托产品依旧靠谱。为什么这样说呢?从信托的本源上说,它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正是因为这种本质,信托产品的风险处置手段更加多样化,投资者面临的风险,相对其他产品较小。那么问题来了,信托产品都有哪些风险处置手段呢?
一、提前终止
专业的信托公司是对项目进行全周期风险监控的,一旦发现风险隐患,早预警早处置。一旦出现可能导致未来违约的风险点,或者是借款人出现违反合同相关条款的情况,在信托项目尚未到期的时候就终止信托项目,督促融资方提前还本付息。甚至有可能信托资金还没有完全花出去,就及时终止项目。
这种手段表面上看起来,会让投资者损失一定的收益,其实是将潜在风险扼杀在摇篮里,防患于未然,及时避免可能的兑付危机。收益固然重要,但如果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本金利息一样没拿到,例如前两年火爆的P2P产品,提前终止,落袋为安才是上上策。
此外,由于信托产品的特殊性,并非所有的提前终止都是因为出现了风险。事实上,融资方很可能因为有了其他资金来源,找到更低成本的资金,而选择提前归还信托本息。毕竟对投资人而言比较高的信托收益率,对融资方而言意味着更高的成本。
二、产品延期
信托合同中通常会有关于延长信托项目期限的条款,大部分信托项目一般会约定6个月的处置期。如果产品到期了,融资方无法按期还款,通过延期可以给予融资人更多时间筹措资金,缓解暂时的流动性问题。在此期间,受托人往往会跟借款人协商分批归还信托产品本金和利息。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的是,信托产品延期并不代表不还,而是缓期还,且延期期间借款人也是要支付利息的。延期适合出现短期流动性风险的项目,借款人暂时没钱还,可以预见一段时间内有回款或者其他途径找来资金还钱。
三、第三方接盘
第三方接盘?我没看错吧?难道真的会有接盘侠存在?答案是肯定的。寻找第三方资金接盘是信托公司处置兑付发生风险的信托产品的一种常见方式,没什么大惊小怪的。这种风险处置手段主要应用于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接盘方既可能是同行业企业,也可能是专门处置不良资产的资产管理公司。
第三方凭什么接盘?因为信托产品的特殊性。信托产品的风控措施里,都会有抵押物、股权质押或者其他优质资产,信托公司会在市场上寻找对这些资产感兴趣的第三方,重组收购盘活这类资产,为借款人筹集资金,兑付信托项目的本息。
第三方接盘的难点在于信托公司要真实了解融资方的家底和还款来源,对融资方有把控能力,掌握充足的抵押物或者其他优质资产。
四、司法处置
通常信托项目会要求融资方提供抵押物、进行股权质押,提供担保方等一种或多种措施,作为融资人万一还不上钱的兜底措施。这意味信托项目有了抵押权,一旦前三种手段都无法起作用,信托公司在与抵押人协商同意的基础上,完成抵押权的实现,其方法有以下三种:
折价,又称协议取得抵押物,是指抵押权人以确定的价格取得抵押物所有权以受偿其债权。
拍卖,又称为竞卖, 是指以公开竞价的方法把标的物卖给出价最高的人。
变卖,以一般买卖形式出售抵押物,以所得价款优先偿还抵押债务的一种方式。
如果信托公司与抵押人协商失败,后者不同意实现抵押权,前者可向人民法院起诉,但不能直接申请法院拍卖抵押物。如果在信托产品的风控措施设计中存在强制执行公证措施,则当债务人逾期不还款,抵押权人可以基于强制执行公证书向公证机构申请强制执行证书,再依法持强制执行证书向债务人所在地或债务人可供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质押权的实现方式与抵押权相同。
总结
信托产品正是因为这四种风险处置手段的存在,在2021年依旧靠谱。最后再说一遍信托的本源是什么,受人之托代人理财。既然是代人理财,信托公司能否担负起这份应有的责任很重要。信托公司多操心,投资者少费心,这也是信托产品的优势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