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GDP百强榜里,排名下滑最厉害的十个城市,有一半在经济强悍的山东;东北的吉林市、鞍山市,排名下滑了100多名,速度堪比光速。
短短十年,天翻地覆。
在榜单的另一端,也有十个城市发展得风生水起↓↓↓
2010年到2019年GDP百强榜排名上升最快的20个城市
遵义的酒、赣州的矿、漳州的药、滁州的路,珠海的桥……每一个打赢翻身仗的城市,都有一个不屈的灵魂。
01
遵义的酒
2010年,贵州遵义的GDP排名中国第132名,如今为68名,进步了64位。
遵义是茅台之乡。仅凭这家企业的市值,遵义代管的仁怀市就可以杀入中国市值前十。
每年茅台的营收,相当于遵义GDP的1/4。
有研究者就发现,茅台的股价表现与基建投资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关系。
茅台股价似乎是中国基建投资的一个非常靠谱的领先指标。茅台股价的强势往往领先基建投资一到两个季度。
每一次的大放水,就是茅台一瓶难求的时候。这个掌握核心技术的酒厂,不仅在股市呼风唤雨,也使得大量的利税源源不断涌入地方钱袋子里。
遵义,焉能不搭上发展的快车?
02
漳州的药
网上有个段子说, “贵州有神水(茅台),漳州有神药”。
很多人不知道,中国只有两家千亿级中医药企,一家是云南白药,还有一家不是赫赫有名的白云山,而是福建漳州的片仔癀。
2020年,片仔癀由年初的六七百亿元市值一路飙升,达到1400亿元左右市值,股价也一路狂涨。
当然了,仅凭一家药企是很难在当地GDP起决定性作用的。所以漳州也大量发展另一种送入嘴里的东西——食品产业。
目前,漳州食品产业规模位居福建省第一、是全国食品工业大市。
2019年前三季度,当地食品规模工业企业597家,占规模工业企业26%;规模工业产值达到1342.38亿元,占福建省食品工业的近三成,是漳州名副其实的第一支柱产业。
2010年漳州排名为80名,如今为47名,进步了33名。
03
珠海的桥
不得不提一下进步速度排全国第14名的珠海了。
这些年来,珠海不断与澳门同城化发展,通过横琴口岸的桥无缝接轨澳门,共同打造国际休闲中心。
而伟大工程港珠澳大桥的开通,深中通道的建设、深珠大桥的谋划,珠海又开始和珠江东岸的两个超级城市频频互动,吸引香港和深圳投资,计划建设深珠合作示范区……
如果说滁州是用路开道,珠海就是靠桥打开局面。
未来珠澳一体化,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这个千年大计的极点之一。
04
芜湖的品牌
去年,安徽芜湖GDP达3618亿元,同比增长8.2%。
十年前,它还徘徊在中国百强城市之外,如今,它已成功挤到了中下游位置,排名全国第64位,进步了41名。
一个三线城市,孕育出“海螺集团”1个世界500强,此外还有奇瑞、三只松鼠等响当当的民族品牌,实属不易。成都、重庆、长沙这么多年都没有走出过世界五百强。
2005年,芜湖、滁州等皖江沿线城市规划为“皖江经济带”,2010年还被纳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积极承接东部产业的梯次转移。
这也是芜湖能够坐稳安徽老二的原因之一。
尽管近年来,滁州在芜湖后头不断发起冲刺。去年滁州GDP达 2909亿元,同比增长9.7%, 两地的差距逐步缩小。不过,想要成功超越并不容易。
05
九江的工业
制造业是九江的传统优势行业。2019年,当地GDP达3121.05亿元,比上年增长8.4%。这个增速,和上文提到的芜湖、赣州相当。
第二产业增值约1509亿元,比安徽的黑马滁州还高,也高于GDP总量相对较高的赣州(1368亿元)。
当中国部分地区抛弃实体经济的时候,九江抓住制造业。
如今,九江正在产业转型升级,由传统工业向现代加工制造业转变。此前的石油、化工、建材、纺织等支柱产业,正慢慢整合到石油化工、现代轻纺、电子电器、新材料、新能源五大产业集群。
06
宿迁的航道
江苏宿迁,2010年排名中国116名,如今为83名,进步了33名。
你可能很难想象,之前在交通特别发达的东部,还有像宿迁、淮安这样的地方,没有直达区域中心城市(上海/南京)的高铁。
比如2020年底,连淮扬镇铁路淮镇段和五峰山长江大桥开通运营,这有3个重大意义:
“江苏高速铁路网的脊梁”全线建成运营;
江苏三部分之间终于实现省内高铁贯通;
江苏高铁南北不互通互联的格局就此结束。
铁路,机场、高等级水运航道,这些庞大基础设施的不断改进,使得苏北融入全球产业链的通道越来越宽敞,接入上海、南京、苏州等大城市的辐射圈越来越快。
07
绵阳的科技
2010年四川绵阳排名中国125名,如今为92名,进步了33名。
据中新网报道,几十年前国家实施“三线建设”,一大批国防科研院所和军工企业先后聚集在绵阳。上世纪80年代,通过实施“军转民科技兴市”战略,诞生了长虹、九洲等知名领军企业,并逐步蜕变成为中国重要的国防军工与科研生产基地和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2018年创新投入指数排名前10位创新元
良好的科研基础也让绵阳稳居四川经济老二的位置。
短短十年,GDP百强榜排名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相信我,下一轮经济周期里,中国的区域版图也一定会迎来剧烈的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