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请同时按 Ctrl 和 D,谢谢
400-688-2916
手机APP-安卓
另类深度:你不知道的中国人口的产业纵深
阅读 1011发布日期 2021-05-26


来源:曾老师的资本观察


5月11日,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报告发布,大家都在探讨中国人口低增长论,讨论老龄化、少子化,除此之外,人口数据中,还有哪些更关键的数据值得解读,它们在各个产业发展的背后,有什么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其实这件事情比人口数据本身,更加有意义。


我们通过人口数据报告和其他报告的综合数据做结合,可以看到了一些有意思的、但不容易被察觉的关键信息:


1、中国人口降速,并不会像大多数人想得那样快。因为人均寿命依旧在提高(过去20年提高了6岁),政策鼓励在起作用(2016年以来的二胎率),不用过度担心人口总量问题,但是结构性问题确实需要关注。


2、中国适龄生育男女(20-35岁)主力人群共有约3.5亿人,但是每年的新生婴儿数已经下降到1200万(已经算上了二胎),适龄人口生育率只有3.5%。如果按10年累加计算,大概也就1.2亿人,这意味着不是人数不够,而是意愿不够。


3、中国的男人比女人多了3490万人,脑补一下,相当于一个北京这么多的人口,都是男人,这会带来多少社会文化的延伸问题?举个例子,男女供不应求就会加速女士之间的挑选,以及男生之间的竞争,丈母娘会优先选择有学区房的女婿,人口结构不均衡会带来资产结构的不均衡。


4、教育问题会间接影响生育率问题。中国有2.18亿大学生,但是本科要求岗位只有1亿多,意味着大学生的竞争极其激烈,想要找工作有优势还得读研,读完25岁,毕业出来5年内想要三十而立的难度巨大,高素质教育的普及度导致竞争激励导致生育率推迟。


5、房价的长期增长动力已经不够了。全国家庭户4.9亿户,户均人口减少0.48人,意味着至少一亿人独立成户,这超过了90后数量的一半。说明中国的房地产已经几乎饱和了,很多人自己能够有独立居所。


6、新增人口已经少到什么地步了?2018年新增人口530万,2019年新增467万,意味着每年新出生的人口,只能塞满2个南昌红谷滩新区(但2008-2020年,中国至少建了超过100个类似的新区),未来的房地产怎么办?


7、未来大学生送外卖、大学生当服务员会成为常态现象,学历正在贬值,意味着在职培训行业会持续朝阳。虽然具有大学文化的人已经达到了2.1亿人,同时我国需要大学学历的工作岗位数量提升到了10%。劳动力素质提高≠就业形势好转。


8、去哪个省找媳妇更容易?唯一出现性别比小于100的地方是辽宁和吉林(东北),小于101的是黑龙江和河南,然后是四川、重庆、山东。这就是全国女性比例最高的7个地方。性别比最高的是广东、海南、西藏、浙江。


9、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来说,人口流量变得越来越重要;十年前城市人口增加最快的地方是深圳、东莞、惠州;现在城市人口增加最快的地方是杭州、深圳、广州;几乎可以得出结论,人口增长好的地方基本是经济增长、房价增长好的地方;城市经济学,每个城市都应该学会“流量思维”,尤其是如何引进“创新型要素”。


10、劳动年龄人口8.8亿,但中国真正工作的人有多少?中国的城镇失业率是5.3%,中国,全国残疾人总数超过8500万(视力残疾1263万人,听力残疾2054万人,言语残疾130万人,肢体残疾2472万人,智力残疾568万人,精神残疾629万人,多重残疾1386万人),更有意思的是,虽然号称有8.8亿人可以工作,但另外有一个调查,说中国实际上年收入小于2.4万的人口有7.1亿(其中可能包括了部分不工作但是有低保的人群,以及已退休但是有养老保险的人群),但最终的结果是中国可能大概只有一半的人在干活,且很多干活的人还是低收入低附加值地干活。


11、中国长期命题依然是消费能力释放。中国最有钱的人还是60后和70后,90后是想花钱但没钱。而且60后和70后是中国人数占比最高的群体,这帮左右着中国消费主题的人正在老去,他们的口味变化其实是新消费的关键。


12、2020-2021出生的小朋友可能是幸运的一批人,2020年新生儿登记数仅1003.5万,这两年竞争的人口明显会少;宏观的影响一定会体现在微观的感受上,之后肯定会有各种鼓励政策,人口出生数据会有一定恢复;2020-2021可能会是一个阶段性的人口出生低点。


13、如果你想小富即安,过过小日子,那可以去人口流出的地方(比如东北三省、河北、湖南、山西),因为那里人口少生活成本低;如果你希望拼搏一下事业,挑战一下阶层跨越,那应该去人口流入的地方(比如北京、浙江、广东、上海),因为那里人口多机遇多市场大。


14、基础设施建设在中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高铁网络十年建设增加1360%,高速公路过去十年建设增加128%;正是因为这些基础设施的流动,流动人口的比例十年间提升了70%,数量达到了3.76亿,许多城市的自然环境、产业环境没有大的差别,吸引人口的关键就是“城市的归属感”,以人为本是发展的基础。


15、中国的单身文化可能影响会越来越大:中国有2.6亿单身人口,单身中70%是未婚人口,有1.8亿人没有结婚。因为互联网信息流动加速,各种单身主义、自我主义的觉醒让人觉得没有责任没有负担的自我生活潇洒自在,这种氛围影响在单身人口数据上反应明显,这对人口结构,社会文化,家庭责任都带来了挑战和影响。一定会有更多的家庭矛盾和夫妻矛盾;一定会有更多的心理问题,所以家庭律师、私家侦探可能要变成一个好行业。


16、未来十年,中国肯定会越来越激进地探讨移民政策。纵观全球发达国家的成长,都是有钱了之后生育动力下降,自我养活的能力变得更强,高素质教育的普及导致劳动效率边际收益提高在衰减,最终都需要引入移民解决(自带技能、自带财富、自带消费能力)。


17、还有各种细分市场,中国素食人口超过5000万,电子产品发烧友1.15亿,手办收藏者300万、手办年销量1000万个,主播约400万,粉丝过万的内容创作者超过10万。


18、脱发人数3亿,2亿人睡眠障碍3000万人重度失眠,心血管病患者3.3亿,老年痴呆1000万人,宫颈癌患者共有30万人(所以HPV疫苗的股票能涨这么多),过敏性疾病患者2.7亿人。


19、2018年,中国家政服务业从业人员总量已超过3000万人。出租车驾驶员接近200万人,外卖人员总数约700万人,3000万货运司机,医生接近400万,护士470万,解放军200万武警80万预备役100万待征调退役士兵800万,建筑工人5000万,农业种植人口1亿,传统外贸行业500万人,中小企业数接近4000万家。这些人群,都需要专业化的服务。


20、作为80后,可能真的是比较辛苦的一代人(为了平衡大家的槽点,没敢用“最”字),上有老中有家下有小,正好对着养老、健康、教育三座大山,都是80后买单;80后是很难的一代人,财富会少于60后,且00后暂时还无法赡养80后;只能自己管自己,80后还是要赶紧努力奋斗啊。


那基于人口数据出现的各种变化,我们看好哪些产业机会?意味着哪些生意机会?(其实有太多了,大概讲几个)


首先是必须记住一条原则:看一门生意好不好,就一条——用户数达到总人口的1%,就是这个行业的潜在终端用户人数能否超过1400万,如果有,可能你的企业不一定能做大,但至少赚小钱是没问题的。我们专门研究过中国还有哪些市场规模2000亿以上,但还没有行业龙头的生意有哪些,其实就是这个原则。


基于当前人口数据,最看好的9个机会:


1、老年经济:老年大学、老年娱乐、银发旅游、专用产品、老年陪伴、老年社交……从生意角度来说,老年经济的服务产业会比养老院这些资产盈利效率更高,且更持续,养老院其实目前整体的现金流情况并不好。


2、单身经济:社交、小家电、成人用品、单份用品(零食、家居用品等)……我们可以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soul从兴趣社交变成了相亲社交?单身人群也怕孤单,社交是刚需。单身多了,所有的相关用品可能未来都要单人份订制。单身经济和老年经济其实最大利好的赛道是宠物经济。


3、人工替代:RPA、机器人、工种替代……未来十年会是人工智能全面加速应用的10年,而且可能人工智能替代白领的速度会比替代蓝领的速度要快,因为替代白领是脑力问题,是算法问题;替代蓝领是个体力活问题,是个算法+自动化+工程+设备制造的复杂问题。后者比前者难度大得多。


4、墓葬经济:墓地、临终关怀、殡仪服务、生命教育……这个行业中国专业化人才奇缺,但这又是一个潜在用户在快速成长的行业,而且中国一直在强推火化率的提高,这是一个十倍赛道。


5、二次元经济:重度垂直的亚文化圈层……所有细分人口大于几百万的细分圈子,都有特殊的供应链和相应服务,快乐星球是什么?不是00后还真研究不清楚。


6、技工经济:职业教育、终身教育、心智教育……证书不稀缺,意味着深造要继续,终身教育在中国会是个持续的朝阳行业。所有专业技术工种都能称之为“技工”,包括脑力与体力。


7、人造经济:人造晶体、人造血液、人造女友、辅助生殖…但凡巨大人口需求供给缺口的行业,都需要“人造”供给。


8、娱乐至死经济:各种新奇特怪鲜……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互联网经济已经让中国的用户一旦听说某个新奇体验,马上就要去网红打卡一下。


9、内卷经济:极致品质、运营效率、极致体验……典型的例子是日本,没有增量机会,只能做极致,但还别说,这就真的有机会,把细节扣到极致,就有用户体验,就能延伸出新机会。


总而言之,人口是个产业问题,是个投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