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请同时按 Ctrl 和 D,谢谢
400-688-2916
手机APP-安卓
三孩生育政策最受关注的问题,国家卫健委回应了!​
阅读 1211发布日期 2021-06-02


5月31日,三孩生育政策来了!消息一传出,引起极大关注。


国家近年来不断调整完善生育政策效果如何?此次调整将产生哪些深远影响?对此,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进行了解读。



国家卫健委解读“三孩”政策

我国决定实施三孩生育政策主要基于哪些考虑?

国家卫健委负责人表示,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变的重大战略机遇期,立足国情,遵循规律,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能够最大限度发挥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牢牢把握战略主动权,积极应对生育水平持续走低的风险,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近年来,我国生育政策多次调整,效果如何?

国家卫健委负责人表示,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看,目前0—14岁少儿人口占比从2010年的16.6%提高到2020年的17.95%。

近年来,由于政策调整原因全国累计多出生二孩1000多万人。出生人口中二孩占比由2013年的30%左右上升到近年来的50%左右。出生人口性别比从2013年的118降至目前的111左右。


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为什么出生人口仍有下降?

国家卫健委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出生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生育妇女规模减少,婚育年龄推迟。

一方面,生育旺盛期的育龄妇女规模不断下降。“十三五”时期,20—34岁生育旺盛期妇女规模年均减少340万人,2020年同比减少366万人。

另一方面,婚育年龄推迟造成当期生育的妇女减少。2006—2016年,我国女性平均初婚、初育年龄分别从23.6岁、24.3岁推迟到26.3岁和26.9岁,20—34岁女性在婚比例从75.0%下降到67.3%。

此外,全国结婚登记人数连续7年下降,从2013年的1347万对下降至2020年的813万对,减少40%。其中,初婚登记人数从2386万人下降至1399万人,减少41%。


二是群众生育意愿降低。

目前,我国“90后”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仅为1.66个,比“80后”低10%。2019年全国人口与家庭动态监测调查显示,有生育二孩及以上打算的妇女,仅不足半数实现了再生育。教育、住房、就业等相关经济社会政策成为影响家庭生育抉择的关键。

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相当比例的家庭想生不敢生,排名前三的原因是经济负担重、婴幼儿无人照料和女性难以平衡家庭与工作的关系。调查显示,因为“经济负担重”的占75.1%,“没人带孩子”的占51.3%,女职工生育后工资待遇下降的有34.3%,其中降幅超过一半的达42.9%。


三是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国际多项调查研究发现,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多个国家和地区生育水平下降。受疫情影响,年轻群体就业、收入状况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婚育安排进一步延后或取消。

2020年我国出生人口与2019年同期比较下降幅度较大,可能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有一定关系。


实施三孩生育政策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国家卫健委负责人表示,老龄化是全球性人口发展大趋势,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

20世纪末,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过10%,进入老龄社会,预计“十四五”末期将由轻度老龄化转入中度阶段(占比超过20%),在2035年前后进入重度阶段(占比超过30%)。

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长期看有利于改善人口年龄结构,扩大新增劳动力供给,减轻老年人口抚养比,缓和代际之间矛盾,增加社会整体活力,降低老龄化峰值水平。


专家回答市民关心的“三问”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彭希哲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周海旺解读了这一生育政策的重大改变。


为何不是全面放开?放开三孩属“有计划的自主生育”。


彭希哲说,尽管还没看到正式文件,但根据此前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鼓励生育政策包容性,这样的消息传出完全符合大方向。我国2014年实行“单独二孩”政策,2015年实行“全面二孩”政策,直至今日“放开三孩”,凸显了逐渐放宽生育政策的导向。


周海旺表示,在制定放宽生育政策中有两派意见。有的建议全面放开,有的建议全面三孩。为何最终选择后者,可以说是权衡了各种因素的决定。从实际生育情况来看,具有生三孩意向的育龄夫妇已经很少了,因此“全面三孩”基本能满足绝大部分育龄夫妇生育愿望。另一方面,如果选择全面放开,也担忧部分富裕或贫穷的家庭会生太多。


当下按照自身家庭情况,选择生育孩子的时间和数量,是更科学的做法。“放开三孩,属于有计划的自主生育概念。”彭希哲表示,“城市家庭生四个小孩可能性不大,但生三个小孩还是会有一些人选择的。”


新的生育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民族之间的生育差异。专家说,原来我国对少数民族生育政策较为宽松,过去10年少数民族占总人口比例提升了一个百分点。汉族生育水平持续在低位。放开三孩,实现了各民族生育政策无差别。


不想生、不敢生?配套措施意义更重大。


在周海旺看来,相比“放开三孩”前半句,“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健全重大经济社会政策人口影响评估机制”后半句意义更重大。他直言:社会生育、养育、教育三方面的成本很高,很多年轻人不敢结婚、不敢生育。


会议决议后,很多配套支持政策会有实质性调整,以此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降低家庭的教育养育成本。


以0-3岁孩子托育为例,考虑到托育压力大,上海这几年正在建立托育服务体系。但可以看到,2018年至今新增的托育机构大部分是民办,公办机构总体较少。论及大力发展普惠性托育服务体系,专家认为,还应给予民办机构补贴,或新增公办机构。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更多省市也将会陆续出台政策。


至于住房、税收等政策支持,周海旺认为,有许多方面亟待解决。二孩、三孩家庭居住空间要求更大,目前这样的家庭为了改善住房,卖了首套贷款买第二套,首付70%、贷款利率也要上浮,政策尚未考虑到鼓励生育,希望未来也能有所调整。


女性权益如何保障?配套应跟进消除歧视。


专家明晰,根据相关统计,2015年“全面二孩”政策后的15-20年间,育龄女性每年人数减少200-300万左右,鼓励这群育龄夫妇多生育,人口生育总数虽然无法攀升到过去高位,但能避免持续过快下滑。


彭希哲认为,配套支持措施其实更是个“家庭政策”。无论是婚假、产假,还是0-3岁托育服务,都体现了整个家庭在养育孩子过程中的导向。他说,放宽生育政策必然会对妇女就业等带来影响,鼓励生育、以家庭为单位的配套支持措施, 应充分体现男女平等的国策。


保障女性合法就业权益,周海旺表示,毋庸置疑,招收聘用女性企事业单位等,会带来成本支出,这其中包括怀孕、生育、养育期间的一系列成本。


这两年也有专家建议:用人单位可参考残疾人就业政策,即“免交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以此鼓励用人单位招聘女性,消除女性就业歧视。此外,女性孕检、养育孩子过程中,用人单位也应提供适合女性的弹性工作上班制度,全社会共同创造鼓励生育的支持环境。


或将改变传统户型


“3孩放开了,4房还够住吗?看看5房户型吧!”


当“三孩生育政策”铺天盖地而来之时,在南京某购房交流群内有购房助手,迅速发出了“5房户型”的推广文案。


上述文案尽管引来了一番调侃,但这样的户型或将在“三孩时代”成为颇受欢迎的户型设计。


一位对房企产品熟悉的资深分析师表示,四房和五房可能以后是三孩刚需户型。


该分析师认为,“三孩肯定需要保姆或者父母带,四房刚刚够。但是老人只能在孩子小的时候占有一间房,或者2个同性孩子小时候一间房,孩子将来长大还是要每人一间房,四房是刚需。带保姆间的四房,或者4+1房是个很好的加分项。”


80后将成生育主力

山东有望成为“三孩大省”


由于生三孩的基础是已生育二孩的人群,而在生育二孩的人群中,80后是主力人群。因此,如果生育三孩,80后将成为生育三孩的主力。


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80后是各地生育二孩的主力人群。比如新华网2018年12月报道,一项由青年报社《生活周刊》受上海市妇女儿童服务指导中心(巾帼园)委托进行的调查报告显示,二孩妈妈的主要群体为80后,且一半拥有本科学历;而夫妇双方均为独生子女属性的双独家庭生育二孩的比例最高。“一个孩子太孤单”则是二孩家庭选择生育二孩的最主要原因,有75%的受访者选择,增加家庭乐趣(48%)和父母支持(34%)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根据青海媒体报道,仅从2018年11月1日至2019年10月底,青海省全面两孩生育登记人数3489人,已出生4324人,比上一年同期上升0.32%。其中,80后女性的生育意愿比较强烈,生育二孩的80后女性最多。


从区域分布来看,通过梳理2019年各省份的人口出生率发现,生育率较高的省份主要来自西北、西南以及华南地区。未来这些地区生育三孩的比例也会比较多。


从过去全面放开二孩的实践来看,山东、河南这两个人口大省的增长较为显著。比如,第三经济大省山东生育意愿较强,但受计划生育的影响比较明显。


在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2016年全年山东出生人口177.06万人,相当于全国的1/10,比上年多出生53.48万人;其中二孩出生占比更超过六成,达到63.3%,远超一孩。山东也成为全国最“敢”生二孩的省份。在三孩政策实施后,山东也有望成为“三孩大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