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请同时按 Ctrl 和 D,谢谢
400-688-2916
手机APP-安卓
打破刚兑是常态!信托产品更安全了!
阅读 1158发布日期 2021-06-04


导读:刚兑已经成为了信托产品的固有印象,也是吸引投资者的“重要武器”,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新版的信托管理办法,除了强调信托的私募性原则,还有一点是打破刚性兑付这一信托界潜规则。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为什么信托要打破刚兑呢?


为什么要打破刚兑


刚兑本身严重脱离投资的本质。任何投资都是收益与风险并存,而刚兑意味着0风险,如果某种投资产品长期0风险,那么这种投资产品离“消失”就不远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违背了信托本身应该具有的内涵和概念


真正意义上的信托业务就是投资人把自己的资金“委托”给信托公司,信托公司以自己的专业投资管理能力和品牌对资产进行投资和管理,而最后的结果也就是亏或赚都由投资人承担,不用要求信托公司对委托管理的资产和收益进行刚性兑付。信托公司只按约定收取管理费,与投资人或者委托人没有硬性的债权—债务关系。


而刚性兑付的本质是信托公司对管理客户的资产进行投资,如果投资盈利了,那么投资人可以得到较高的盈利,但是如果投资亏损了,信托公司必须自己掏钱还给投资者,甚至还要赔偿投资人的收益损失。因此,刚性兑付的本质与信托的本质是相违背的。


2、刚兑难以培养出合格的投资者和资产管理者


一个成熟健康的信托市场,必须要具备两大参与主体:合格的投资者和合格的资产管理者。


合格的投资者,说的明白一点,就是真正懂得“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这句话绝对不是口头上说说而已,而是大脑中的一种意识,当选择了某种信托产品时,就清楚地了解自己所要承担的风险与责任。刚兑是无法培养出这种投资者的,大家只需要知道利率是多少即可,至于风险如何,管它那么多呢,反正有信托公司兜底,我怕什么。长此以往,投资者都变成了“瞎子”,缺乏对投资应有的基础判断能力,导致在投其他产品时,变成了“韭菜”。


合格的理财资产管理者是通过优胜劣汰和资产风险的出现,让那些资质不高的、能力较差的、管理能力弱、管理水平差的资产管理者进行淘汰,从而产生高质量的、风险管理能力高的资产管理者,从而保障市场的健康发展。刚兑会让资产管理者变成了流水线上的工人,只是进行着重复简单的工作,缺乏了应有的资产管理能力和风险判断能力。


3、刚兑导致风险集中,可能引发金融系统风险


当某款信托产品到期,融资主体无法按时兑付怎么办,信托公司来来来,你来兜底,刚兑给投资者。一家融资主体这样干可以,两家融资者这样干也可以,三家、四家。。。大家看到“天底下竟然还有借钱不用还这种好事”,不良资产就这样越来越多,风险也就这样集中到了信托行业。这时的信托公司面临着巨大的兑付压力,但信托公司只是资产的管理者,自身资金有限怎么办,找其他机构借啊,这样风险再次被传递放大,最终引发整个金融系统的风险,等到了那个时候,离金融危机就不远了,信托这个行业在不在还是未知数。


打破刚兑后,信托业多维度提升风控能力


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分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末,信托业资产风险率为3.02%,较2019年末提升0.35%。

 

为了进一步提升抵御风险的能力,2020年,多家信托公司增资扩股,相关增资总额分别超过了2018年和2019年。其中,五矿信托在2020年增资超70亿元,增资完成后,其注册资本跃居行业第二位。建信信托的注册资本在2020年由24.67亿元增至105亿元。


 

数据显示,从所有者权益的构成来看,截至2020年4季度末,实收资本为3136.85亿元,同比2019年4季度末2842.40亿元增长10.36%。在2020年信托资产规模同比下降5.17%的背景下,但信托业资本实力增强。

 

因疫情等原因,2020年信托业风险快速上升,应对风险的重要对策之一是提高资本金,一方面提升投资者的信心,另一方面为信托业回归本源的转型发展提供动力。

 

除了增资外,各信托公司也在稳扎稳打做好风险防控。

 

部分央企坚持“以风险管理服务业务发展,以风险管理促进价值提升”的核心理念,持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推行全员风险管理文化,构建了以“四道防线”(业务拓展、风险合规、稽核审计、纪检监察)为组织基础,覆盖公司战略风险、业务风险、人力风险、财务风险、声誉风险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通过规章制度和管理流程的有效运行,保障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部分央企信托公司多项风险管理措施并举,在业务规模大幅压降的情况下,有效防控风险。


信托公司打破刚兑、停售固收产品成常态


在强监管背景下,以应收账款、房地产类为代表的传统非标资产已走进“黄昏”,资管新规过渡期将至,“破刚兑、缩减非标”成为信托公司的常态。从多家信托公司人士处了解到,为了进一步压降规模,部分信托公司非标固定收益类产品已经停售,业务减少情况较为突出。


在过渡期大限将至背景下,向投资者树立“破刚兑”信念,和地方政府频频对簿公堂的案例也时有发生。在分析人士看来,当前不少信托公司对传统业务的依赖严重,对转型的路径和方向不清晰,应亟待制定完整的公司战略转型目标,同时加强组织架构、投研体系和人才团队的建设。


资管新规的一个关键内容,就是明确要打破刚性兑付,根据行为过程和最终结果对刚性兑付进行认定,并对违规刚性兑付的机构提出惩戒措施。随着市场化和法治化的推进,频繁和地方政府对簿公堂也从侧面说明了信托公司“打破刚兑”的决心。


观点总结


“存在即合理”,我们预计刚兑短时间内不会在信托行业消失,毕竟信托公司的成长不会那么迅速,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还有待加强。


从长远的角度看,打破刚兑是信托业的必然趋势,只有这样,才能让整个行业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