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第四季度,一整年大大小小的事务都进入了收官阶段,投资也如此。纵观前三季度,今年大家的收益较之去年都有比较大的差异,尤其是基民朋友们,去年的普遍躺赚让大家有了比较高的心理预期,而今年市场反复甚至是局部板块的巨震,让大家对于基金投资的热情有所降低。
其实,我们在日常和投资者的交流中,也会有这样的感觉,就是大家对基金经理的期望值过高。很多人都希望基金经理能如预言家般的把握住每一次市场上涨的机会,避开每一个坑;如果没有完美避开,投资者们就会“教”基金经理做事更有人认为:既然你按日在计提管理费,你不赚钱,那就是浪费。
其实,基金经理,他只是一只基金能够正常运作的其中一个环节,现实中,无论是公募还是私募,都会有其他辅助部门来辅助基金经理做出合理的决策。以下,就根据笔者在基金公司工作中的所见,告诉大家基金经理能做什么。
一、基金经理的主要任务
1、大类资产配置。大资产类是指股票类、债券类、商品类、房地产以及黄金等不同种类的资产。而做大类资产配置就是要在组合中配置不同类别的资产,同时根据投资者和市场的情况进行动态调整。这个是对于某些对于固收类基金经理来说,这是一定要做的。对公募基金而言,主要就是股票和债券两种大类资产。根据基金的性质,确定配置比例,并进行动态调整。
2、择股、择券。而且是偏股型的公募基金和阳光私募的主要价值之所在。对于这类投资方向主要在股票方面的基金而言,找到具备长期投资价值的股票,在价格低估或合理时买入,就是基金经理的首要任务。而对偏债基金而言,需要对个券进行信用评级,评级较高的安全性会比较高,而评级较低的就比较容易“踩雷”。
3、日常动态管理。基金经理完成配置后不是一劳永逸的,并不是像大家想象的一样不做任何调仓的动作,反而,打理大额资金并不轻松,要根据市场变化进行动态管理。以阳光私募为例,如果部分股票短期涨幅过大,估值过高,严重偏离其价值,就需要进行卖出的操作,然后同时寻找估值更为合理的股票择机买入,亦或等待估值回归到合理区间内再进入,这样,使组合的估值始终保持在合理水平,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
4、流动性管理。公募基金每日都会面对不同体量的申购和赎回基金,根据申购或赎回的资金量,买入或卖出股票,保持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保证投资者的资金能够合理到账。在这一点上,私募基金的压力会小一点,尤其是封闭式私募基金。
二、基金经理不会一直做的事
1、极致地择时。这是大家最希望基金经理做的事,但确实基金经理很少做的事儿。极致地择时,频繁换手,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且有可能得不偿失。择时对基金经理的压力也是非常大的。一旦节奏踏错,后续就相当被动。比如笔者曾经认识的一位基金经理,就是因为错误的择时。进行了一次“低卖高买”的操作,因而使得基金遭遇比较大的损失,甚至一度达到平仓线。而后续的操作就显得慌乱,连续做了多次反向操作,使基金在一段时间内估值都为负值。
因而,对于某些基金而言,择时可能是不那么重要的事。所以除了在泡沫明显的牛熊转换的节点,会做一些“大择时”外,基金经理日常基本上不会去做择时。
2、踩对市场每一次的节奏。很多人希望自己的基金什么热买什么,比如前两年“吃药喝酒”,今年买新能源、周期。首先,基金的投资也是有既定的风格的,尤其是某些主题基金,不可能今年是这个主题明年是那个主题,且不说基金经理有没有这个能力,未经允许的投资范围的更换可能监管也过不了。且基金公司内部都有风控部门,换手率则是风控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过高,基金公司内部都会自我否定了。
3、去适应任何市场环境。虽然每一位进入市场的人都需要适应市场,但是基金经理也已经不是神,不会毫无差别的适应市场风格。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能力圈,这个能力圈能够延展,但也不是能无限扩大的。基金经理一般只在自己熟悉的能力圈里面投资。那为什么有的基金经理业绩好而有的就不好呢,那就是市场运行的问题了,很多时候都是“等风来”的。因为市场具有周期性,不会一种风格永远涨下去或跌下去,总会等到自己的风口到来。
三、什么是真正的好基金
基于上面对基金经理投资行为的一些认知,那么具备以下几种特征的基金是可以说都是好基金:
1、相比于对标指数,大部分时间上涨时能跟上,下跌时跌幅小。
2、长期坚持一种投资风格,经历数轮周期后取得较好成绩。
因而,大家谨记,基金需要拉长时间线来看,谨慎看待基金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