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请同时按 Ctrl 和 D,谢谢
400-688-2916
手机APP-安卓
趋势:定融未来的发展趋势
阅读 1061发布日期 2021-10-19


趋势一/ 融资规模减少


今年的产品规模就有很明显的下降趋势。因监管加强,降低地方平台负债,避免区域性金融风险,融资规模也必须牢牢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以前是地方缺钱了,只要平台提供优质资产,成本合适就可以找金融机构发行产品并募集了。但现在监管方面从源头入手,控制了发行数量,自行上报融资规模,一切风险都需要严查倒查,发行人的危机意识也增强了。再加上备案现在不能跨省,统计起来也很容易。所以规模减少是必然!


趋势二/ 精细化管理


因项目产量减少,资产管理公司更加着重项目管理。在之前缺乏监管的时候,项目产量很高的,定融的爆发期应该在2019年前后,两年五十个项目不成问题,这必然会导致后期对于项目管理的不足。不是不想做投后管理,确实是精力有限。


现在呢,因为项目产量的减少,资产管理公司会着重提升客户管理,项目投后管理等一些列精细化管理工作,这样使安全性进一步提升。


不过,话说回来,缺乏监管的时候,政信定融违约就很少。现在通过精细化管理形成安全性的叠加。


趋势三/ 融资成本降低


融资成本降低分为两个方面:一、政策上:我国对地方政府融资开展了更为严苛的管控,地方严守融资红线,无法逾越。二、由于产品规模下降引发的并发性问题。金融机构在政府平台竞标时候对于产品的报价也会越来越低,竞争比较激烈。这个问题,短时间在投资人的收益上变化不明显,目前投资者收益普遍下降在0.5%左右;


趋势四/ 融资区域下沉


较发达地区没有同类型产品,促使资金投向次发达地区。而这些地区最大的优势便是早期产品发行较少,债务压力不大,且正处于调节发展环节。例如江苏的苏北、山东的滨州、菏泽、淄博等,四川的宜宾、泸州、内江、遂宁等。

 

趋势五/ 标准化转型


首先,我们来看看信托,应之前的监管要求,广义信托固定收益类存量应该在10万亿,去年压缩了2万亿,今年要求再压缩1万亿,最后的终极目标是压缩为0。正是因为信托的走向,所以我猜测,未来很有可能资产行业的走向,从传统的固定收益类转向权益类。


我有另外一个猜想,私募监管条例是在2014年颁布的,那个时候投资门槛设置的是100万,经过7年,老百姓的收入水平包括资金积累都提高了,很有可能以后这样的门槛300万;也许未来的投资门槛会从现在的10万、30万,最后可能会上升到100万、300万;


小结


以上趋势下对于普通投资人的影响:

1、票面降低,收益减少。现在市场上看到的和以前同区域的项目,票面普遍下降在0.5%左右。

2、需求量依然充沛,规模有缩减的趋势,这不会一蹴而就,是一个过程,需求端的市场依然在,而且在逐年扩大中,但供给端项目减少,你说会造成什么?可能会出现资产荒,定融产品较难购买到。

3、由于项目的减少,注重项目管理,安全性反而会增加(尽可能找一些能力上比较趋强的承销商的项目)。

4、未来标准化产品,投资门槛会更高、收益比定融产品更低。


从今年整体来看,金融监管是趋严的,未来,合规是重点!对于定融项目而言,应该算是我国发展特殊时期的一个重要产物,对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上面也有目共睹,市场上定融项目很多,大家应当仔细甄别,好的项目且买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