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信托理财,“刚性兑付”是其传播度最高的标签之一。所谓的刚性兑付,指的是信托产品到期后,信托公司必须分配给投资者本金以及收益。当信托计划出现不能如期兑付或兑付困难时,信托公司需要做兜底处理,“砸锅卖铁”也要把钱还给投资者。
早年间,刚性兑付是信托业一个不成文的规定。近年来,宏观经济略显颓势、股市持续低迷,在这种投资环境下,信托产品却能以相对较高的年化收益率一路前行,发行数量也在不断扩大,就与信托产品的“刚性兑付”有一定的关联。
然而从原则上来讲,任何在完全市场竞争下的投资行为必定是风险与收益并存的,并且是风险与收益成正比,但我国的信托产品却违背了这一规律。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目前信托产品刚兑已被打破,投资信托产品应遵循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原则,如果达到止损线没有止损,损失由信托公司承担,不过大多数情况会因缺乏流动性等原因导致产品不能顺利平仓而巨亏。因此,投资者在购买信托时要对信托公司的投资偏好、融资方的经营状况等进行综合分析。
监管层怎么看?
资管新规里明确表示:“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金融机构存在刚性兑付行为的,可以向金融管理部门举报,查证属实且举报内容未被相关部门掌握的,给予适当奖励。”
刚兑的事情,一直遮遮掩掩,实际操作中,监管爸爸也是闭着一只眼,特别地方监管局,最好别有投资者来拉横幅找麻烦,态度比较暧昧,爸爸很纠结。
刚兑一时爽,一直刚兑一直爽。但终归这个游戏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所以破刚兑变成了一项任务。
为什么不能刚?
从理论上来说,刚兑实际是金融机构用自有资本承担风险的经营模式,存款类金融机构天生就是通过刚兑压低资金成本来盈利的,越大的银行存款利率越低,越有竞争优势。
但信托公司不是银行,没有存款准备金和存款保险制度,监管本质不适用巴塞尔协议的资本监管模式,因此也就不可以用自有资本承担风险。
当然信托也有净资本管理办法,但相比银行动辄10%、30%、50%、100%的风险资本计提,信托公司那0.1%、0.5%、1%的计提标准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也许还有朋友要说,咱们还有信托业保障基金。
该刚还是要刚
理论归理论,有的时候人在江湖生不由己。
九民纪要,专章明确了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纠纷案件的审理原则,并明确了管理人的举证责任,信托公司想要在风险项目纠纷案件中证明自身履行了勤勉尽责、公平对待客户等义务实在是很困难。
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很多时候信托公司也没有足够底气与投资者硬抗到底。反正都要赔偿,何不痛快些,还能秀秀肌肉,落得个值得信任的口碑。
特别是那些有资金池的信托公司,监管三番五次明令要求清理非标资金池,顶风作案,不良资产往池子里面塞,前面客户兑付走了,后面客户出风险,怎么证明勤勉尽责、公平对待客户?你不刚兑谁来刚兑?
当然,如果雷太大,哪怕卖股权、卖大楼、卖牌照都能刚兑不了,就不是秀肌肉的问题了。
投资者应注意哪些?
打破刚性兑付后,投资者首先需要调整投资心态,打破刚兑意味着消费者自负盈亏。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不应该指望金融机构对投资进行兜底。其次,投资者一定要重视风险,先看风险,再看收益。学会匹配风险与收益,牢记风险与收益成正比,对超高收益时刻保持警惕。在关注收益前,更应该关注所投产品底层资产的质量与风险水平。再次,资产管理行业回归“卖者尽责、买者自负”,会对投资者的投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要跟上市场变化,就需要投资者不断学习理财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理财水平,理智判断、平衡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