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请同时按 Ctrl 和 D,谢谢
400-688-2916
手机APP-安卓
城投有点冷,为什么说政信违约≠暴雷?
阅读 1122发布日期 2021-11-04


城投的“学名”,一般被称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简称平台。


城投做的事,基本上就是替地方政府融资,并用融来的钱做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开发。


城投的股东一般是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国资委、地方政府财政局,因此,又被称为地方政府的马甲。


由以上可见,城投的核心特征是——公益性,城投做的是政府的事,而不是市场的事。


公益性,或者说非市场化,是界定城投最重要的标准。


如何区分不同城投之间的实力强弱?


大家都知道相较之下政府实力强(经济现状好、财政足,债务率低)的地区,城投企业普遍实力都比较强,那么经济实力相差不多的地域,如何分辨城投企业强弱呢?


1、要看直接控股股东政府的实力;


2、看企业行政管辖等级;(国企特有筛选指标)


3、看具体财务指标,包括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现金流情况等;


4、看主体信用评级和公司近年来发债利率,利率越低企业定越优质;


5、看企业在当地所处地位,如控股型城投,主要负责代替政府统一控股管理其他政府平台及国企;负责具体领域投融资业务的城投企业。根据不同地区政府短期内战略部署差异,城投企业分为重要企业和主要企业,其中重要企业短期内在当地的政治地位相对会更高。


当然优质的城投若出现在融资类项目交易结构中,融资成本会相应较低,直观体现即为收益在同地域政信产品中处较低水平,我们为朋友们梳理了国内城投企业为何如此稳健。



用最简短的一句话概括“政信债”,就是绑定了地方政府信用的债权融资产品。


为什么绑定了【地方政府信用】呢?


第一,是地方政府全资的平台作为融资方和担保方;第二,资金用于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建设上;第三,部分产品质押了对政府部门的应收账款。


市场上对政信债产品存在多种说法,城投债、市政债、准市政债、城投非标、政信产品、政府债等,其实都是同一类产品,有些叫法不规范。




准确来说,目前通过信托公司或理财师购买的产品,都应该叫做“城投非标债权”。


城投:是指市县级地方政府的投融资平台,由地方人民政府/国资委/财政局控股,承担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及市场融资功能。包括但不限于:城市建设投资、水务投资、交通投资等。


非标:是指通过信托、私募、资管、金交所等通道备案发行的理财产品,区别于银行间市场及上交所流通的标准化债券。


个人投资的【10万起投】的产品都是通过地方金交所合规备案的非标产品,信托、私募、资管计划等产品起投门槛基本在100万以上。


截至目前,像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等经济大省至今未出现任何一个城投非标产品的违约。


1、2020年城投非标违约主要聚集地在贵州省(占比71%),其次是东北地区及其它省。


2、发生违约的产品中有17支信托产品、8支资管产品、2支私募基金,都属于代管类产品(资金需要经手第三方),唯一一支定融产品还是基金子公司发行的,足以见得,违约风险中最大风险是代管风险。


3、违约处置一般是展期兑付或是走法律诉讼,最终拿回本金的概率较高,基本不会出现本金全部亏损风险。历史上即便是贵州省展期一年未兑付的产品,也会由第三方资产处置公司进行本金7-8折回收处理。


政信之所以有信仰,除了隐形的政府信用担保外,其实还有另一个主要原因。


那就是政信债,尤其是城投债的历史兑付表现比较好,这一点前面已经讲到了。


在以前,政信债别说发生延期兑付了,就连违约的现象几乎都没有。


也就最近几年,债券市场的刚兑不断被打破,才有少量的政信债出现违约。


可是,外界的媒体可不管这些,一般报道这类事件时,就给你扣上政信「暴雷」的帽子,毕竟这样才会更吸人眼球。


空口无凭,还是用数据说话,显得比较有说服力:


截止 2010 年底,全国共有 34 个省级行政区,333 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 283 个地级市、17 个地区、30 个自治州、3 个盟),2856 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




一个区县级单位,往往都会有好几家政府平台,少的也有 2-3 家,多的可能 6 -7 家。


一个地级市拥有的市级政府平台更多,一个省的省级政府平台就更不用说了。 


据统计,全国大大小小有超过 10000 家政府融资平台。


非标政信债违约的案例,数量最多的时候就是 2019 年了,加起来应该是几十起的样子。


但是,全国有一万多家政府融资平台发过非标政信,发行中的非标政信债估计上万个都不止。


这样一算,非标政信债整体违约的几率还是很低的,且违约的绝大多数还是集中发生在贫困地区。


并且基本都出公告解决方案,未发生一起不兑付的公告!


比如贵州、云南、内蒙古等省份的贫困县市。


其它地区政信违约的都比较少见,而且违约一般也会被快速解决掉。


正因为政信的违约概率较低,所以比非标政信更优质的城投债,还发生了一种怪象。


因为城投债优异的历史业绩( 100% 刚兑),市场上有一批激进的投资者,专挑烂城投债买。


因为城投有信仰,越烂的城投,实际收益越高,越高就越买。


前些年,那些金融机构投城投债时,曾经几乎就是啥也不看,真是闭眼投的。


既然是地方政府平台的融资,违约了会怎么处理呢?


首先,城投债的违约分为两种,一种是技术性违约,一种是实质性违约。


技术性违约,一般由于地方政府平台在产品兑付本息时筹措资金不及时导致逾期,但在一个月内有效偿还;


实质性违约,基本发生在行政级别低、地区财政实力不足且负债率较高的地区,如贵州三都、独山等区域,到期后无法兑付本息,则会与投资人协商还款方式,多数采用两种方式:展期还款(展期利息在原有的利息标准上浮1%);分期兑付(在未来一定时间内分期兑付,偿还投资人本金和收益)。


政信债,绑定了地方政府信用的债权,一旦违约,影响的是地方政府的信用,若延期不处理会对当地的再融资能力造成极大的影响。


因此,政信债,一般是不存在终极兑付风险的,最终地方政府都会以各种形式筹措资金偿还借款。


虽然政信债产品的违约事件很少,即便违约后,地方政府平台的还款意愿也很强烈,但对于投资人来说,能不遇上当然就别遇上。


资管新规后,目前理财产品是打破刚性兑付的,不管政信类项目,还是银行理财,都是没有保本保息了,因而实行的是“卖者尽责,买者自担”。


坦白地讲,政信类产品作为理财的其中一个种类,也会出现风险。比如违约的风险。政信项目一般是通过地方政府旗下的融资平台进行融资,主要是用于基建为主,比如城市安置房建设,比如修建水利公路,比如承接工业园转移等。


违约了怎么处置


很多投资者会看中政信项目,主要是觉得背后有兜底作用,其实政信项目确实有出现过一部分违约。违约并不可怕,违约并不代表着钱拿不回来,而是需要延长时间给融资方处置,比如处置抵押物或质押物,比如让担保公司发挥担保作用,这样通过各种方式回笼资金或再融资,再者,普通国企违约对于当地影响都非常大,像河南永煤,华晨等,更别说城投了,地方政府对于自己的名誉是非常看重的,也极力维护当地的融资环境!


跑路可能性不大


政信项目跑路的可能性不大,毕竟是受公众监督融资平台,但国家并不会出台相关措施来强制地方融资平台按时还款,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么就与2018年出台的资管新规,打破刚性兑付相悖了,融资也是需要市场化,遵循市场规律的。


在2017年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之后,出台并实行“地方政府债务终身问责”,比如前任官员离职了,留下的债务问题,不能拍屁股就走了,撒手不管,没处理好的债务问题伴随到这官员的终身制,以此规范地方政府的融资行为。


结语


至此,我们大概可以得出一些结论:


首先,政信的安全性远高于一般企业。就算出现偿还压力,兑付方案中依然还是首先偿付本金,仅提出免除应付未付的利息,而且还是在争得投资的理解与支持的基础上。


其次,政信的违约处置积极性与公平性,远高于一般企业。当本级政府出现兑付风险,上级政府会适当给予支持,以化解债务风险。当融资方主动提出兑付方案提出时,一定要求管理方按相关程序,本着自愿原则,争得投资人理解与支持。


最后,我们应该认识到,政信也会存在风险。那最大的风险就是流动性风险,违约≠暴雷,政信项目稳就稳在资金城投募集政府用于基础建设,利国利民。


目前大部分政信产品还是比较可靠的,毕竟一旦违约,毁的是地方融资信誉,想要再融资就难上加难了。但我们作为投资者,必须要有风险意识及相应的风险承受能力,敬畏风险,敬畏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