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牛顿定律10月月报,主要阐述在景气低谷期如何进行成长股投资。
景气低谷期,地产公司频频爆雷,市场更多呈现题材短炒的特征。前者容易引发公司基本面风险如经营恶化、增长放缓以至下滑,后者看似有不少赚钱机会,大多却是以承担实质亏损风险为代价。在这种市场环境中,如何在确保投资安全的基础上实现稳定的公司成长回报,本文来阐述一下我们的思路和选择。
一、安全性
在危机中如何确保公司本身的安全,以及在市场中如何确保投资的安全,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属于老生常谈了。
公司安全需要具备:1、行业垄断力或竞争壁垒;2、行业需求与需求商业模式的保持稳定;3、稳定的经营性现金流,较低的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
放到投资中确保安全我们还需要具备:1、健全的公司治理机制;2、合理或偏低的估值水平。因此,对于并不符合上述要求,可能导致实质性亏损各类题材炒作的“赚钱机会”我们是丝毫不会参与。
对于股票投资而言,除了安全性,我们必须兼顾成长性,否则不如直接持有现金。如何在景气低谷获得公司成长性收益,是本文重点要探讨的。
二、成长性
毫无疑问,一些科技类公司或政策正在大力推动的行业在一定程度可以摆脱景气下行的影响。这也成为了市场的共识,尤其是在市场缺乏价值投资主线时,相关公司更是受到了市场的追捧。对于其中的大多数公司而言,估值早已透支乐观成长预期。公司在成长,长期持有很可能难以获得满意回报或会造成实质性亏损。
所以,本文实际要回答的问题是:有哪些传统行业中的优秀公司在景气下行时仍能够保持持续增长?
1、产品供不应求的公司
不难理解,未满足的市场需求为景气下行提供了充分的缓冲。当然,能满足这种特征的公司也十分稀缺。最典型的如某高端白酒公司。
2、创新类产品的渗透
创新类产品能够在不透支消费能力的基础上提供更大的用户价值。这种价值可能来自于对原有低价值产品的替代,也可能是满足了潜在的用户需求。典型的例子为扫地机器人和各类平价创新美妆类产品。
这类创新型产品的投资难度在于:首先需要率先发掘行业需求,其次避免被竞争对手快速跟进,或者被更高价值的创新类产品替代。事实上,通常大部分的创新类产品难以构建足够的竞争壁垒。
3、高效商业模式的渗透
高效商业模式可以是更高效、更加规模化生产所带来的产品直接成本的降低,也可能是高效供应链、高效销售模式所带来的全产业链成本的降低。
高效商业模式是以更低的成本满足同样的价值。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第一产品价格的降低可以有效对冲终端需求疲软的不足;第二基于相对于同行更高效的模式及更低的成本,可以不断抢夺行业份额,从而实现公司业绩不断增长。
4、基于竞争优势的存量增长
上文所述高效的商业模式如果是由行业中个别优秀公司所实现,便能够成为其竞争优势。除此之外,公司还可以基于其他竞争优势比如品牌优势、网络优势、客户粘性等方式不断提升其市场占有率,从而实现增长。
在选择相关行业时,我们应尽可能避免行业需求受到经济周期及事件冲击过大的影响。
存量增长模式是我们最偏好的成长模式,其优点在于其增长的逻辑一旦确立,在中短期便很难逆转。具备穿越经济周期的成长能力。
5、消费潮流变化
消费潮流的变化也能够显著提升市场和产品需求,对冲和弱化经济周期的影响。典型如服饰、饮食与各种娱乐需求,与创新型产品类似,麻烦在于我们经常难以确保这种变化不会再次发生变化。
因此,我们最好能够找到在较长时期“不可逆”的潮流变化。比如民族自信所带来“国潮”消费趋势,以及在较富裕环境中成长的年轻人某些消费习惯的永久性改变。
6、成熟行业的高股息策略
一些行业发展进入成熟阶段,在经济平稳增长时,行业中的龙头公司增长也不会太快。其中一些成熟行业和公司的优势在于:其一公司估值较低,分红率很高;其二行业周期性较弱,由于本身增长就不高,在经济景气下行时,行业需求变化也不会太大。
股息率+业绩增长构成投资者的整体回报,景气下行仅对后者带来一定影响,而公司分红能力并未变化,如果估值伴随市场降低,投资者所享有的股息率反而能够提高。此时投资于此类公司,我们便能够在经济不景气周期获得稳定的投资回报。
以上类型和逻辑基本阐述了当前阶段我们资产配置策略,也并非所有类型。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本文并不是在不景气时阶段性不增长或业绩下滑的公司不是优秀公司或不能够投资(这类公司在一些时候也能够带来难得的逆向投资机会)。
从历史案例与底层逻辑来看,长期能够获得优异投资回报的公司大多具备穿越周期的经营能力。在具体投资中我们需要对低谷以及疫情持续的时间做保守的准备,对上述资产的风险收益衡量和比较后进行整体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