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朋友这么问我,2021终于“熬”到年末了,2022年的市场会不会好一些,大牛市会不会有?
我说为什么会有大牛市,他说按照时间推算的,上两次牛市分别在2007年、2015年,按照这个时间来推算,不是2022年就是2023年“一定”会有牛市!
这近乎于玄学范畴的推断让我一愣,随后,我倒是真的想分析一下这个议题,去展望一下2022年的市场了。
01 13万亿资金跑步入场
要预测明年,那么我们要事先对前两年能有个全面的分析。过去的两年,市场有一个很有bug的点,就是一面是资金跑步在入场,一面是市场缺资金,这一看,仿佛非常矛盾,但实纠起来,并不矛盾。
回顾过去两年,市场最大的变化就是资金加速入场,且绝大部分人都是“借基入市”。2020年公募基金规模新增了5.1万亿,今年新增4.1万亿,公募基金累计就增加了约10万亿。而私募这边势头也丝毫不弱,就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而言,2020年新增了1.6万亿,2021年截至10月底就已经新增了2.38万亿,这总计将近4万亿的资金。所以市场的增量资金非常可观。
那么问题来了,有增量资金入市,但这行情表现怎么着也不像是个有钱的样子,为什么?
因为股市扩容,资金分流了。近2年除了资金量爆发之外,股市本身也在发生着变化。从科创板再到北交所,再联想到从核准制改为注册制,增加的是上市公司的数量,因此资金也在逐渐分流到这些地方,因此对于这十几万亿对于行情的影响并不大,而且改革还在继续,因而未来,想要撬动全面牛市,所需的资金量似乎是很难达到了。
02 机构资金主导A股行情
我在去年的文章中就提到,以后的市场会是机构的主场,是机构之间的互相博弈,而事实也正是如此,这两年,随着公募、私募基金规模都增大,机构的话语权越来越大,“机构带头”效应非常明显,它会表现在——
第一:赛道为王,不惧估值。新能源板块是近两年的大热,去年涨的就比较好,今年涨的更好,而估值较高的呼声从去年一直在喊,一直喊一直涨,完全不恐高,这个背后一定是机构的作用。只要行业景气度在,机构就敢想敢干,不会因为简单的风吹草动而影响他们的判断。
第二:抱团继续,这是基于第一点衍生的。因为各家对未来的判断,对行业景气度的判断,对未来增长空间的预估趋同,因而还会在某些热门板块继续抱团,而对于它们不看好的东西,弃之如敝履丝毫不回头,因而在这里还要提醒散户别单纯的去捡便宜,因为基本不可能有机构故意不要的便宜。
03 明年A股的走势
我认为,2022年,A股继续混沌、分化、转型,难有牛市,为什么这么讲。
要有牛市,宏观上要有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个倒是还可以期待,因为今年宏观上有通胀的担忧因而货币政策上是趋紧的,因而明年或许可以宽松;微观上还得企业本身“争气”,得有良好的业绩拿出来,就目前的情况下看,变数是很多的,今年频繁出现的大白马的闪崩可以说是个预警了,况且现在传统大蓝筹也在下探,所以基本不具备全面牛市的条件。
前面我说过,机构资金非常重视赛道的景气度,所以机构聚集的地方能有赛道的局部牛。具体能是哪些方面呢,我觉得见仁见智,但是可以说个分析的方向。我们还是从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上去看,投资、消费、进出口。明年的疫情情况尚未可知,因而进出口这是有变数的,所以我们就先看投资和消费。
投资,就是要看资金流向了哪里。过去的十余年,毫无疑问资金在房地产,但是从房企状况来看,地产是要被时代“抛弃”了,那么投资要靠什么拉动了呢?所以你需要了解一个新词语,叫做“新基建”。新基建有哪些,5G基站、特高压、新能源充电桩、城际高铁、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等。回想一下,是不是今年很多市场表现都给出了这个反馈?
再说说消费,消费真的是大家的心头肉,今年消费之所以表现欠佳其实是受到多方面影响的。原材料的价格上升压缩了利润空间,疫情影响居民消费意愿降低,另外,政策上也在进行压制,尤其是对于高端白酒的压制。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机构也没完全抛弃消费板块,而且跌幅也不算大,还偶有惊喜表现,因而明年消费还是或有作为的。
所以,与其说展望未来,不如多走好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