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请同时按 Ctrl 和 D,谢谢
400-688-2916
手机APP-安卓
重读《聪明的投资者》:格雷厄姆的投资心理学(上)
阅读 1066发布日期 2021-11-29


巴菲特曾说价值投资只有两门课程,一门是如何给企业估值,一门是如何看待市场。


自从1934年《证券分析》出版以来,前一门课程的发展日新月异,不时有年轻讲师跃上讲坛,宣讲后格雷厄姆时代的价值投资,这多少让华尔街教父的地位有点动摇,以至于年轻投资者总爱问:


“格雷厄姆过时了吗?”


不过依我看,至少在《如何看待市场》这门课程上,格雷厄姆先生依旧稳坐第一讲席——在洞悉投资者人性弱点、对抗市场暴君等议题上,格雷厄姆至今罕有敌手,以至于1949年出版的《聪明的投资者》读来就像在告诫今天的股民。


《聪明的投资者》——这本引导巴菲特皈依价值投资的经典著作,在为读者提供一套系统分析框架外,还花费大力气构建独特的“股市心理学”,因为作者相信,影响投资成败的最大因素不是数据、逻辑或知识,而是情绪。


格雷厄姆说,《聪明的投资者》之写作目的“主要是指引读者,不要陷入可能的严重错误,并建立一套能放心的投资策略”,为此“我们将以大量篇幅讨论投资者的心理,因为投资者最大的问题,或甚至最大的敌人,很可能就是他们自己。”


重读《聪明的投资者》,重温格雷厄姆的股市心理学,重新认知“自己”在投资决策的位置。


01

“聪明的投资者”是什么意思?


《聪明的投资者》声名远播,但很少人细究书名——《聪明的投资者》(The Intelligent Investor)——到底是什么意思?


一种常见理解是在智力和知识上,认为聪明的投资者,就是掌握了正确信息、方法和理论的人;另一种理解是以结果论聪明,凡是赚钱的就人叫聪明的投资者,亏钱的人就叫愚蠢的投资者。


但这两种理解都非作者本意。


根据《聪明的投资者》评释作者贾森·兹威格的说法,格雷厄姆在该书第一版时曾给出关于书名的讨论,“聪明的投资者”这个词其实“与IQ或SAT的成绩毫不相干”。


聪明的投资者——“它只意味着要有耐性、纪律,并渴望学习的态度,还必须能够掌控自己的情绪,并且懂得自我反省。格雷厄姆解释说,这种“聪明”(intelligent)是指性格方面的特质,而不是指智力。”


就此而言,有繁体译本将《The Intelligent Investor)》译为《智慧型股票投资人》,把intelligent译为“智慧”而非“聪明”,似乎也不无道理——五项素质都具备的人,不知道智力高不高,但智慧肯定不低了。


在某个程度上,这个定义可视为格雷厄姆心目中的“理想投资者”画像,也是一张投资者的自我审视清单,诸位读者不妨问问自己,是否能做到:


有耐性;

有纪律;

渴望学习;

掌控自己的情绪;

懂得自我反省。


同时,这个定义也映照出《聪明的投资者》的一个隐含基调,即始终相信:投资成败主要取决于投资者自己。因而,不论外在环境如何变化,价值投资的功课都在投资者自己身上,所谓“君子求其在己。”


格雷厄姆试图说服读者,尽管未来不可知,股价也无法预测,但只要我们做好自己的功课——采用正确的态度、科学的方法、理性地思考,以及做好情绪管理——我们就可以无惧未知的明天,不用害怕喜怒无常的市场暴君。


尤其是情绪管理——格雷厄姆说,“那些在投资操作过程中做好情绪管理的“普通人”,比那些没有做好情绪管理的人更有机会赚大钱,也更能够保留住钱财——虽然那些没有做好情绪管理的人,可能拥有比较多的金融、会计和股票市场知识,但终究比不上情绪管理来得重要。”


所以,就如他反复劝诫的那样:“亲爱的投资者,问题不在于我们的命运,也与我们的股票无关,而是在于我们自己……”。



02

投资第一要务:保护好自己


如果你走进书店,随手拿起一本教炒股的书,你会看到什么内容?


我赌十块钱,作者会告诉你他有一些投资秘诀,你只要跟着他的方法,先是一二三四,接着ABCD,你就会获得很不错的收益,甚至打败大盘。看,投资,就是这么容易。


大部分股票书籍都是如此,它们热衷于传授一些赚高收益的神奇方法,明示暗示你“投资很容易”、“你也可以击败大盘”。说到这,我不禁想起芒格的一句名言,“投资并不容易,认为投资很容易的都是傻瓜。”


格雷厄姆当然不是那个傻瓜。他在传授投资策略的同时,花费了同等(甚至更多)的力气来告诫读者——不要低估投资的难度,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这个领域困难重重,危机四伏,尤其是当你试图投机/预测股价/自以为是的时候。


这就是《聪明的投资者》这本书的奇特之处:


当他们告诉你投资很容易,格雷厄姆告诉你投资很难;


当他们告诉你怎样在股市里赚钱,格雷厄姆告诉你怎样在股市里不亏钱;


当他们说让我们来痛揍市场先生吧,格雷厄姆却说让我们小心翼翼地活下去吧。


这样的观念或许很扫兴,就像对初入江湖的新手侠客说,大侠也要上班打卡,领工资交房租,遇事请报官府衙门,非必要请勿打架斗殴——这有点无趣,但在江湖泡久了你就知道他是对的。


事实上,这就是价值投资的核心特征:致力于规避损失(loss avoidance)、防范错误。卡拉曼说,“大多数投资方法都不注重避免损失,也不注重评估一项投资的实际风险与收益的比较。据我所知,只有一种方法是这样的:价值投资。”


这也是《聪明的投资者》全书的一条隐含主线:投资者如何保护自己。


沿着这条论证线索,我们差不多就能串起整本书,也能很自然地理解,为什么作者要苦口婆心地做了一些“无关主题”的事情,包括定义什么叫投资/投机,区分防御型/积极型投资者,回溯美股一百年历史,发展市场先生模型,等等。


一切都是为了教会投资者保护自己。如果你听从格雷厄姆的建议,请将此视为在投资世界生存的第一要务。


毕竟,除了你以外没有人会保护你。券商不会,媒体不会,央行不会,你粉的大V也不会。


03

认识自我:你要当哪一类投资者?


在一本投资的书里谈论“认识自我”,多少有点跑错片场的感觉,但这就是格雷厄姆给读者的第一个建议:你要诚实地评价自己,然后下决心——是当一个防御型投资者,还是当一个积极型投资者?


我多年前第一次读《聪明的投资者》时,年少无知,读至此处深感无趣与不耐烦,心想:这有什么好讨论的?赶紧把宝剑交出来,告诉我股坛必胜法,别整那些没用的——就差直接问格老要代码(“拿来吧你”)。


兴许也是担心读者等闲视之,格雷厄姆警告称,如果读者对某一证券看法不确定,这并不会有很大的伤害,但“投资者在防御型与积极型之间的选择则非常重要,他在做这个基本决定时,绝不应该模棱两可或采取折中做法。”


01、两类投资者:防御型/积极型


所谓“防御型投资者”,指的是关心资金安全,同时不想多花时间精力的人。这类投资者的特点,主要是避免重大的错误或损失,其次是不必费神费力去做经常性的决策。


相较之下,积极型投资者(或主动型、进取型)的主要特点是,他们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去挑选出合理且具有吸引力的股票,以获取超过一般平均的报酬。


因此,区分标准就是诚实地自问自答:我有多懂证券投资?我愿意投入多少时间与精力?我有多少 “智力上的努力”与“技巧”(intelligent effort and skill)?


02、答题:谁是防御型投资者?


为帮助读者理解,格雷厄姆虚构了三个人:


1、一个拥有20万美元,以此来养活自己和孩子的寡妇;


2、一个正处于职业生涯巅峰的成功医生,拥有10万美元的积蓄,而且每年还会增加1万美元;


3、一个周薪200美元的年轻人,每年储蓄1000美元。


问:谁是防御型投资者?谁是积极型投资者?


很多人可能会答:寡妇、年轻人是防御型投资者,医生是积极型投资者——因为寡妇的“风险承受能力”看起来最弱;年轻人虽时间多但本金最少;相较之下,医生年富力强,又现金流充沛。


格雷厄姆却告诉我们:三人都很可能是防御型投资者。不仅如此,他甚至说:“那位收入不错的医生,并没有寡妇所面临的压力和制约,但我们认为他的投资选择也是大致相同。”


大写的WHY?


因为医生也必须自问:我是否愿意认真从事投资活动?——“如果他缺乏动力或能力,那么他最好就是接受成为一个防御型投资者。其投资组合的配置基本上和那个“典型”的寡妇并没有不同。”


没错,“一般而言,医生也许比寡妇更有可能成为一个积极型的投资者,而且成功的机会更大”,但作为投资者,那位医生“有一个重大障碍,那就是他没有时间接受投资教育,也没时间管理自己的投资。”


下面这段话或许有点偏见,但可视为对所有“专业人士”的劝诫:


“事实上,医务人员在证券交易方面的无能是众所周知的。其原因在于,他们通常对自己的智力极具信心,而且强烈渴望获得高报酬,但他们往往没有意识到,投资若想获得成功,不仅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还要对证券价值做出专业的判断。


说到底,“投资者应购买何种证券,追求多高的报酬率,这并非取决于个人的财力,而是取决于投资者在金融方面的能力,包括知识、经验和性格等。”


03、大部分人的选择:防御型投资者


聪明的读者或许会发现,按此标准大部分人都应该是防御型投资者?


是的,这就是格雷厄姆的看法:“如果根据这一推论,或许大多数的证券持有者,都应该选择成为一个防御型投资者。因为大多数人没有时间、决断力和精力,也没办法像经营事业那样从事投资活动。”


——与你的年纪无关,与你的资产无关,与你的职业无关。在格雷厄姆的世界里,投资者最宝贵的资源是时间、努力与智慧。


好了,假如你在诚实评估自己后,决定当一名防御型投资者,这又意味着什么?这基本意味着你要:


只采用简单容易理解的投资方式;

不要花费太多时间在证券投资上;

优先追求本金的安全;

满足较低的投资收益率;

分散化投资是必选项。

(注:防御型策略往往指向指数基金,本文暂不展开)


同时,这条路的难点不在知识,而在心态:“他们应该要满足于防御型投资组合所能够提供的优异报酬(甚至是较低的报酬),而且他们还应该坚定抵制不断出现的诱惑,不要为了增加报酬而偏离正轨。”


但不管你选择什么道路,标配都是诚实地看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