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说说信托公司的政信产品吧。
之前讲过改革开放40年来,是工业化和城镇化承载了中国经济的成长。
而城镇化的进程又是由基建和地产承载的。
过去的十多年里正是信托抓住了房地产和基建的红利,给客户一个非常安全、又高收益的回报。
目前地产投资已经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高杠杆的民企房产面临出清。房住不炒的背景下,未来地产就是国企,央企,地方城投的天下了,而且利润就比较制造业水平。未来房产投资,简单的说只有一二线城市、人口净流入的城市的核心区还值得投。
政信项目是08年金融危机的产物。当时全球金融危机来临,中央政府宣布释放4万亿流动性。4万亿投入到基建中,是对经济拉动最见效的。但当时中央政府并没有这么多钱,地方政府就通过发债、银行贷款、信托融资,从此开启了地方政府负债的时代。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政府修路,修桥,建高铁钱从哪里来呢?是贷款而来,也就是用社会未来的钱。这就是现代金融的作用,能够用未来的钱办现在的事情。
其实这与我们个人买房贷款是一样的:花未来的钱买房子,可以使现在的生活得到改善。
直到现在我们知道,地方各级政府负债率高企,我国宏观杠杆率达到270%。也形成了中央政府有钱,地方政府没钱的局面。
十多年的红利期过去了,我们现在担心的是政府负债还安全吗?政信项目会不会出现违约爆雷呢?
中央政府目前一直采取各种手段在限制地方政府的负债增长,连续出台了很多的政策,地方负债会逐步的受到严格控制。因为杠杆率太高会引发金融风险,系统性风险。
有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确实也出现了比较危急的情况。但目前的全国城投发债、融资从未出现违约。
会不会出现大面积违约呢?我的判断是不会。
一是这是代表着政府的信用,一个执政党的承诺。
二是,中央政府也没法让地方政府破产,我们也没有这个政治体制。
打个比方,中央政府就像是父母,地方政府就像孩子。孩子再能作,父母也不会放任不管,关键时刻该出手还是要出手。
但这就代表着可以闭着眼睛买政信吗?当然也不是。
这类政信产品首先要选择地区。经济发达的地区财政收入要好,能够有比较好的融资渠道。经济差一些的地区就避开吧。
再者,就要分清楚是“真政信”和“假政信”项目。有的融资主体虽然是国企,但已经市场化,也不承担基础设施建设的主体,我们称为“假政信”项目。只有承担政府基建项目的主体,政府才会有还款义务,否则完全可以市场化的出清。
虽然政信项目不会出现大面积违约,未来可能几个信誉特别差、又欠发达地区会引发几个违约爆雷情况,以取得杀鸡儆猴的效果。
随着对各级政府负债的严格控制,发债的利率仅有4~5%,未来会有大量的发债去承接成本较高的负债,政信项目也会越来越少,且买且珍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