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上周(2021年12月27日-2022年1月2日)非标类集合信托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继续下行。本周成立非标类的集合信托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为7.03%,环比减少0.14个百分点。
收益率走低破6%
“现在很难买到超过8%收益率的信托产品了,而且当下不少产品的收益率已经跌破6%。”李女士无奈的叹息。
李女士是一位投资信托产品超过10年的老客户,当谈到投资信托时,她也变得谨慎了很多。她回忆道,2017年之前几乎“零风险”,基本都是“闭眼”买信托。而当下信托理财风险频发,她仍然在为一只违约超过2年的产品寻回收益而奔波。
在投资者感受变化的背后,信托行业正经历一个“急转弯”。
非标转标、收益率走低、打破刚兑——成为资管新规背景下,当下信托业发展的关键词。陈强也认为,尽管当下信托行业正在经历阵痛期,但随着信托业回归本源业务,信托业将更加健康良性的发展。多位信托行业人士也直言,非标时代已然落幕,信托亟待转型,而且非标转标是大势所趋,信托业应该回归本源业务。
资管新规推出三年半时间里,信托业一个关键词是“收益率持续走低”。
上述李女士向记者表示,在2015年以前,投资信托风险低,投资的产品一直未发生过逾期。而且收益率基本都超年化9%,个别产品超过10%。而当下在投资信托产品时很难找到超过8%收益率的产品,而且部分产品的收益率甚至跌至6%左右。不仅如此,爆雷的风险加大,在投资的时候开始变得谨慎起来。
据统计,2021年11月集合信托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7.06%。分期限来看,1年期(含)以内产品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6.76%;1-2年(含)期产品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7.22%;2年以上期限的产品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7.18%。
对此,第一,随着融资类信托强监管时代的到来,非标资产整体规模近来压降力度较大,导致市场上优质非标资产减少,收益较高的传统非标业务开展较为困难,进而导致产品收益率整体出现下行趋势;第二,随着非标转标的广泛推进,信托公司纷纷试水标品投资信托业务,但囿于此类业务开展年限较短、经验较少和投研能力有待提高等原因,产品收益率普遍保持在较低水平,影响集合信托产品平均收益率。
政信项目一票难求
来看一款政信项目的募集进度:
1月4日上午进度:新年爆款,首期期火爆预约1亿+元,预计周三上午11:00封账一期;
1月5日中午进度:新年爆款,首期1天半进款2.5亿,剩余额度1.5亿,打完结束,最迟周五上午封账。
据北京一家央企信托公司销售人士称:近期发行的一款江苏连云港地级市的政信项目,2年期收益7.8%,上个星期还在火爆预热,元旦后就突然叫停了。原因是:融资人不缺钱,提出要降成本。
另一位信托人士更是直言:其预约的准备1月5日上午打款的一款江苏淮安淮阴区的政信项目,小额收益7.8%,突然被告知要临时封账成立,下期开始要降收益。
“新年爆款,首期期火爆预约1亿+元,预计周三上午11:00封账一期”,1月4日上午,一位信托销售人员在朋友圈发布了最新产品信息。等到1月5日中午,该销售人员在朋友圈更新了该产品的最新信息“新年爆款,首期1天半进款2.5亿,剩余额度1.5亿,打完结束,最迟周五上午封账”。
这就是近期优质信托项目的火爆状态。
“资管新规”正式落地,理财市场进入“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新阶段。对信托行业来说,“破刚兑、缩减非标”已成为常态。不过,受限于客户风险偏好、投资习惯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稀缺非标信托产品依旧销售火爆且供不应求。
“资管新规”落地后,信托行业中投资者教育任重道远,标品信托的募集情况受投资者接受程度影响较大,再加上当前“刚兑”文化短时间内尚未完全破除,因此投资人认购优质信托项目时常常出现供不应求、额度难抢的情况。
信托还能投吗
尽管集体信托产品的利率一直在下降,但与银行存款和银行理财产品相比仍具有优势。
在信托行业转型发展脱虚向实的过程中,信托产品也越来越受到自然人投资者的青睐。自2020年初以来,信托投资者数量已连续7个季度上升。
对于非标产品的选择,投资者在资金流动要求不高、收益率合适的情况下,可以趁早购入期限较长的优质产品,提前锁定收益和安全性,避免后期优质资产减少,面临挑选项目的烦恼。另外,看到心仪的信托项目,要提前准备好资金,尽早打款,不要等临近结束前打款。
而对于标品信托的投资,标品信托业务是信托公司业务转型的主要方向,信托资金主要投向股票、债券和基金,其中以投资债券等固收类资产的产品为主。信托公司主动发展投向股票、基金等相对高风险的资产,通过TOF等产品的形式分散风险,使产品的收益更加稳健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