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请同时按 Ctrl 和 D,谢谢
400-688-2916
手机APP-安卓
“信托”如何走入千家万户?
阅读 1033发布日期 2022-03-30

每年“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承载着全国各族各界群众的关切和期盼。“两会”期间各种活动、议题、报告以及丰富的采访、访谈和新闻发布会,为社会各界甚至国际社会提供了生动立体展示中国国家政治生活的窗口,传达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信息。今年“两会”,从政府工作报告中与国家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定位、福祉红利,到多位代表委员为信托“发声”,我们可以把握信托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脉搏。

法理视角: 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响应时代要求

在“信托”的多种含义中,最根本的起点是信托法律制度。信托法律制度被英国人称为“在法学领域取得的最伟大、最杰出的成就” ,其典型架构也被称为“奇妙的三角结构”(the magic triangle) (包括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信托作为一种财产制度安排,具有财产转移和财产管理两个制度功能以及产权分割性、信托财产独立性、责任有限性、管理连续性四个特征,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供了重要制度工具。

历经40多年的发展,信托作为一种制度安排,为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国民财富积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愈加迫切,对通过信托实现财富管理和财富传承的需求在不断增长。2001年颁布实施的《信托法》渐渐已经不能满足民众和业界对信托的多元化需求,因此修订《信托法》的呼声近年不断走高。

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银保监会信托部主任赖秀福表示“《信托法》部分条款已相对滞后”。其中,信托财产登记机制缺乏、信托财产双重所有权属性未明确、信托受益权登记机制空白、信托税制等配套机制不完善、公益信托税收优惠政策不明确等制约了家族信托、公益慈善信托等服务信托的发展,不能有效满足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财富管理的需要。他建议尽快启动《信托法》修订工作。此外,全国政协委员金李认为,家族信托业务开展中存在法律缺失,建议“应从法律层面制定有关服务类信托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打通与资本市场的连接通道”,将资金配置到更多能够创造价值的领域。

为更好发挥信托制度优势,信托业务分类改革正在加速推进,其中资产服务信托将更突显“受托文化”,彰显信托制度本质。资产服务信托主要包括行政管理、资产证券化、风险处置、财富管理等受托服务,涉众性社会资金管理服务信托则是充分发挥信托法律制度优势服务大众、服务社会的典型。赖秀福代表指出,资产服务信托空间巨大,前景广阔,信托业一定要清楚认识自身受托服务的定位,发挥其主导作用,让信托服务工作逐步走向大众,让信托走入寻常百姓家。

实践视角: 坚持服务实体经济与人民美好生活,走入千家万户

当前,我国生产函数正在发生变化,面临的硬约束逐渐增多,经济发展对要素条件、组合方式、配置效率要求提升,高质量发展是多重约束下的最优解。经济发展如何在提升质的情况下实现量的持续增长,是摆在中国经济面前的重要任务。信托行业应秉承“国之大者”,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助力人民美好生活。

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重、挑战多,将重点围绕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稳市场主体保就业、深化改革激发活力、实施创新驱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等开展工作。信托业作为一类金融行业,始终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充分发挥金融优化资源配置功能,促进经济增长。全国政协委员金李认为“信托行业亟须新的业务方向”,应出台政策鼓励“信托行业资金投入国家支持的行业方向”,如养老地产、双碳、新基建及高端制造业等行业。

在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资金及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对金融体系的要求也不断提升,这要求金融业不断创新,以满足实体经济发展的需求。信托行业必须抓住国家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加快转型步伐,创新服务工具,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有效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另外,相较于其他财富管理机构,信托行业凭借资产隔离和灵活性等制度优势,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必将成为财富管理业务的核心参与主体,信托公司应抓住国民财富积累与资产配置需求旺盛增长的机遇,在财富规划、增值、传承、养老、教育、慈善等领域积极作为,不断提升财富专业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财富管理需求,让信托更好服务千家万户。

防范金融风险是金融业的永恒主题。伴随金融交易更加高频,金融风险更加隐蔽和多样,识别和管理难度更大,容易产生跨行业、跨市场的金融风险传导,风险防范与化解仍将是2022年的重点攻坚战。当前信托行业风险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个别信托公司前期积累的风险爆发,经营状况持续恶化;另一方面,部分房地产信托业务存在一定合规问题和风险隐患,合规意识、风险管控、受托管理能力等有待提升。如何做好个别信托公司以及重点信托业务的风险防控,不仅是信托行业的重点,也是金融领域风险防控的难点。

202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继续按照压实地方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加强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化解风险隐患,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政府工作报告除重申常规风险防范与化解措施外,还新增“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化解风险隐患”的表述。“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引发市场关注。关于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的新设,主要参考了欧洲等发达国家处理风险问题的成熟做法,在现有金融领域的各子行业保障基金的基础上,新增金融稳定保障基金。这将构筑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安全网,有助于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做好经济金融领域风险处置工作。

从定位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应该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由人民银行牵头,地方政府主导,区别于目前存款保险基金、保险保障基金、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信托业保障基金等金融子行业保障基金等子行业,更聚焦于地方金融风险事件的处置。从风险处置资金来源看,可能会在整合现有保障基金的部分资源外,再由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增加投资,做大保障基金规模,实现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从金融风险布局看,随着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的设立,金融领域的保障基金将呈现“1+4”的格局(一个金融稳定保障基金,3个金融子行业保障基金),将呈现覆盖全市场的金融稳定监管和风险防范制度,有利于实现全行业、分领域的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和处置。最后,从资金用途看,资金是否用于不良资产处置还有待于进一步明确,不过信托领域期待资金支持用于不良资产处置。全国政协委员金李指出,“信托作为前期主要的参与者也是主要的踩雷者之一,不良资产增多且信托公司大多自身缺乏处理不良资产的经验和能力”。他建议:“国家应该重视对于信托公司的不良资产处置工作,尽快帮助相关机构走出困境”,“需要监管、财政联动给予一定程度的政策支持,适度放宽不良资产处置的业务约束,通过信托擅长的非标准化业务结构设计和非标业务的管理能力,将不良资产盘活。”

目前,金融稳定保障基金设置目的、组织架构、归口管理部门、运行机制、资金来源等均没有披露,但结合目前国外不确定性形势,国内各行业风险暴露,重点领域风险隐患加大,现有子行业风险保障基金效果,不难看见中央做好风险防范和化解的决心。

“两会”视角的“信托”,既有制度内涵、行业内涵,也有公司内涵、产品内涵。从“两会”看信托,政府工作报告充分透露了实体经济对金融服务需求的变化,以及信托深入服务实体、服务国家鼓励的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空间。“两会”代表委员们提出的关于信托的建议,折射出了当下信托行业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以及信托业发展转型方向。信托行业将顺应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和监管要求,坚守服务实体经济定位,坚定转型方向,加快转型步伐,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正如赖秀福主任所说,“信托”也可以走入千家万户,为大众服务,为老百姓服务,为社会贡献信托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