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请同时按 Ctrl 和 D,谢谢
400-688-2916
手机APP-安卓
人生和投资,都不要做相对收益
阅读 979发布日期 2022-04-20


导读:为什么一定要用绝对收益思维做投资,过人生。和别人比较,你已经输在了起跑线。


我们都知道,国内绝大部分的基金经理,都是相对收益目标考核的。最初,这个相对收益考核应该是和基准去对比,衡量一个基金经理到底获得了多少的Alpha(超额收益)。但是在执行之后,这个考核目标变成了和同行去比,每年相对同行排名在什么分位。于是,有些人用相对收益思维做相对收益,想的是怎么战胜其他人。也有一些人,用绝对收益思维做相对收益,想着是怎么找到具有绝对收益特征的公司。


我们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发现优秀的公募基金经理,大部分都是用绝对收益思维做投资,所谓“高手不解难题”。思维方式的转变,已经让一些人赢在了起跑线。痛苦来自比较,放弃比较就会发现,幸福其实可以很简单。


更重要的是,我发现东亚社会的体系下,许多人的人生也在做相对收益,不断和其他人比较。比较只能带来焦虑,好的人生也要用绝对收益思维。以下是我的具体思考。


永无止境的相对收益焦虑


这个思考的触发点,是前几天一个朋友给我发了一篇小红书的帖子。说的是一个去了美国西海岸工作的华人,本来想着找到一个能把工作和生活平衡好的大公司,下班可以和朋友排排舞、练练琴、过上岁月静好的生活。在最初的几年也实现了这种生活状态,没想到最近一年和身边的华人朋友聊天,发现大家都在聊工作有没有升职,有没有跳槽拿到大的Package,一度开始怀疑自己的生活价值观是不是错了,去了湾区都感受到内卷。


这个帖子正好对我最近几年的一些思考有了触动。可能确实处在过去20年的高速增长期,你会发现国人特别爱比较。我们小的时候,父母经常说哪个朋友的孩子考入了名校,毕业后同学们聚会又会说,谁拿到了哪个大投行或者大公司的Offer。再到后来,大家会说谁在过去几年赚了多少钱,买了大房子。最后为人父母后,大家又比较孩子,谁家的孩子进了重点学校,甚至有些年长的人会说,哪个孩子考进了国内或海外的名校。


互相比较,成为了我们这个社会中的一种重要风气,这和经济发展的阶段、过去30年改革开放后社会的变迁非常有关系。在社会快速变迁的过程中,有人抓在了机会,迅速改变了命运。事实上,大家多多少少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红利,但有些人享受了更多,有些人享受了更少。


对于基金经理的投资来说,一开局就进入了一个相对收益考核的游戏。从教科书的定义看,相对收益就是relative return,意味着基金经理提供一个Beta+Alpha的收益,Beta就是指数的基准,Alpha是超越基准的相对收益,也就是超额收益。绝对收益是absolute return,意味着基金经理的收益率和市场关联度不高,提供的是Alpha收益。在海外,通常来说公募基金提供的是相对收益,目标战胜基准指数;对冲基金提供的是绝对收益,绝对收益能力越稳定,收益曲线越像一个低波动的高回报资产(典型的例子,就是文艺复兴的旗舰产品大奖章)。


然而,国内的相对收益考核,一开始就没有真正去做基准的比较,而是在全市场中,做相对收益的业绩排名。每当和许多基金经理聊,大家经常会因为相对排名陷入深深的焦虑。而且,几乎所有的基金经理,都会经历相对排名特别落后的阶段(比如说阶段性排名全市场倒数10%的位置)。


永无止境的焦虑,成为了做投资中最困难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除了自我调节外,我们几乎没有办法马上改变这个焦虑的环境。即便是最长期业绩最好的基金经理,也都会经历相对排名落后的情况。


如果一直用相对收益看投资、看人生,你可能已经输了。


投资和人生的记分卡是多维度的


从人脑构成的角度看,我们天然喜欢用单一指标去做一个评价,因为这是最简单直接的,不需要过多的思考。我们人脑大部分时间,也是被快反应左右,很少有慢决策。我们看一个基金好不好,通常来自比较下的绝对收益。比如说2021年处于一个震荡的市场,那么一个30%绝对收益的基金,大家都会觉得是一个好基金。但是如果放到2020年,公募基金普遍有40%以上的收益率,那么30%收益率的基金,大家不会觉得好,而是去追求100%收益率的基金。


我前一段和一个FOF投资的好朋友访谈,他提到了基金分类的重要性,我的理解是,收益率背后是多维度的,既有Alpha因素、也有Beta因素。如果今年有一个新能源主题基金,获得了30%的收益率,那并不是一个好基金。如果是一个全市场的基金,获得了30%的收益率,那么就是一个好基金。从这个简单的例子能看到,投资的记分卡是多维度的,影响投资收益的因素很多。


在《untangling skill and luck》这本书中,提到了投资收益的来源是运气和能力,专业的评价机构不断对运气和能力进行分解。因为,运气是不可控的因素,能力是比较可控,也能复制的。就像守株待兔一样,抓到一个撞死的兔子是运气,你不能一直靠着运气等着兔子撞死,而是要学会抓兔子的本事。


所以,基金经理可以和一个人比能力,但比运气就变成一种随机性了。事实上,这是完全不能比的。


我们说完了投资,再说人生。人生的记分卡更加复杂,大家总喜欢把财富作为比较的标准,但人生除了财富外,还有家庭、身体的健康、内心的热爱、社会对你的尊重、身边的真心朋友等等。我特别喜欢巴菲特说过的一句话,人生最大的财富是,有多少人真正爱你。


我自己的感受是,身边最幸福的人,并不是我认识最有钱的人。但是,这些人在人生的积分卡各项指标都很高。他们在工作上也是比较有能力的,他们做了许多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事情,他们或许不出名,但是业内口碑都很好,他们有一个充满爱的家庭环境。


相对收益思维,

会导致你失去自我


相对收益思维,通常会让一个人去看别人在做什么,自己也跟随别人的一些行动。比如说投资,相对收益思维会去看全市场在配置哪个方向,为了防止自己落后,也会做一些配置。但是,投资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能力圈,别人赚钱的领域,不一定是你能赚钱的领域。而且,永远做跟随的话,很难建立自己的认知。如果一个股票,是因为别人买了,你也买,那么这个决策背后和自己对企业价值的判断无关。长此以往下去,无法在认知上“滚雪球”,那么投资能力就永远在原地踏步。做了10年,也会做了1年差不多。而真正优秀的投资者,都是长期建立自己的认知能力,懂得越多,越能够对企业定价。


人生的相对收益就更难做了。适合别人的方法,不一定适合我们,如果老是跟随别人,最终很容易迷失自我。


绝对收益思维:

生活是自己的,和他人无关


长期来看,每年做到20%的绝对收益,就是全市场最好的基金经理。巴菲特的年化收益率,是20%不到一些,中国最顶尖的公募基金经理,长期年化收益率也是20%左右。绝对收益思维的好处是,有一个更简单的目标,让自己的世界安静下来。


上个月和一个基金经理做直播,他说投资目标是找到三年翻倍的股票,把胜率打个折扣,大致能满足他的投资目标。在这样清晰的单一目标下,就只要做选股就行,把投资变得简单。否则,你要去想短期的全球政治局势、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国内的流动性政策、经济数据、资金动向、企业的短期经营数据、哪些大机构要买或卖,等等,你的投资就变得杂乱无章。


人生更是如此。事实上,我们大部分人的生活,已经变得越来越好。作为80后的我,还记得小时候没有东西吃的日子,每年最开心的就是过年。现在,物质生活基本上都满足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家庭生活也越来越好。我们或多或少,都受益于这个时代,也感恩这个时代。


如果人生总是和人比,那么一定会有人比你更有钱,这就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轮回。你有了100万,会认识有1000万的人,等你有了1000万,会认识1个亿的人,等你有了1个亿,会认识10个亿的人。。。


更重要的是,投资业绩最前面的那几个人(短期),人生财富很高的几个人,都带有强烈的幸存者偏差特征。失败的人,你根本不会看到,只会看到那个成功的人。投资和人生,都是一场“赢得输家的游戏”,其实不要在根本性问题犯错,你已经赢了!


最后定义我们自己人生的,是我们自己。我特别喜欢一句话:人生是自己的,和他人无关。


写在最后


巴菲特和芒格曾经有第三个合伙人Rick Guerin(盖林),他曾经有着辉煌的投资业绩,可惜在1973到1974年漂亮50泡沫奔溃时,因为动用了杠杆,损失惨重。最后,他被迫卖出价值巨大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股票。2008年有一位富豪拍下和巴菲特午餐时,就问过这个人。巴菲特的原话是“in a hurry to get rich"。


我后来看了许多海外网站的资料,无不例外把盖林作为投资上的失败案例。确实,投资不要着急,也不应该动用高成本的杠杆,但盖林的人生真的一败涂地吗?


芒格曾经对他评价很高,说他“做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如果喜欢警察,他就去做警察。如果喜欢从飞机上跳下来,他就去做。“事实上,盖林真的做了警察志愿者,一生有很多爱好:滑雪、骑马、自行车、网球、潜水。他和他的家庭都为社区做了很多贡献。巴菲特和芒格虽然不再和他合作,但依然保持了很紧密的关系。盖林有很多孩子,过着很幸福的生活。


所以说,盖林的人生到底失败还是成功?这个问题,只有他自己才有答案。人生,从来就不是和人比,因为没有人拥有完美的人生。按照自己的方式,遵循社会的道德和法律规则,去过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