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可以说史无前例的,A股、股市、基金三个词条统一挂上热搜,当然,是下跌的热搜,今日的下跌,直接让上证指数开启了3000点的保卫战。2007年的股市就冲上了3000点,甚至随后一鼓作气涨到了6124点,整整15年过去了,经济早已实现了翻倍增长,上市公司数量也早已从1000多家上涨到4000多家,但是3000点,还是那个3000点,距离历史高点,更是相距甚远。
当下,大家的投资信心不足,存量市场原本就已经风雨飘摇,但是,未曾停下的“上新”脚步,又造成了一定的虹吸作用,而在没有信心和资金增量的基础上,则是新股的频繁破发和弃购。
数据显示,截至上周末,2022年至今A股上市的新股有115只,目前破发的公司62只,破发率接近60%,其中相比发行价下跌超过30%的有21只,这个比例甚是惊人。上周末,科创板新股纳芯微被投资者弃购了338.15万股,弃购金额近7.8亿元。有接近40%的网上中签的散户,最终都选择了拒绝认购。这与笔者两年之前的判断是一致的,注册制下,打新会变得鸡肋。
所以,总体来看,我们A股市场的弱势让人感觉难堪。大家的焦虑可能不仅来自于已经实现的下跌,更来自对未来继续下跌的恐惧,但是我们终究不能抵挡市场的洪流,但是我们争取能够成为洪流当中的中流砥柱,以坚韧的姿态迎接市场的挑战。
有人可能会觉得,这难道不是在开玩笑吗?实际上不是,智者可以很好的利用下跌时机检验投资方法的韧性,正如股谚所说,弱市要看业绩的稳定性,强市要看业绩的爆发性。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进行对前者的反思。
我们具体可以反思什么呢?我们可以借用知名的公募基金经理张坤在2022一季报当中提到的三个问题:
第一, 恐惧,是来源于股价层面的下跌还是来源于上市公司本身业绩的下跌?
第二, 最初的投资理由是否还存在?
第三, 股价更低了,作为长期的净买入者,我们不是更高兴才对吗?
反复思考这几个问题,你就会发现,原来你在下跌时所怀疑的东西无异于庸人自扰。比如前面大热的消费股,虽然当下疫情笼罩之下消费不是特别景气,但是如果我们拉长时间线,反复分析历史规律,我们其实可以看到消费其实是典型的长牛板块,它的突出特点就是市场强的时候并不显山露水,但是市场弱的时候往往表现出较强的抗跌性,防守能力出众,最终在长周期中跑赢市场。消费股的这种特点,完全跟价值投资者的风格高度契合。意识到这一点,那么在当下弱势的市场中,所有的怀疑都会烟消云散。
其实总结起来,就是我们一直秉持的观点,未来无法预测,但是任何时候要理性面对,避免情绪波动导致亏损。只要我们对中国经济仍然保有坚定信心,对之前选择的个股理性分析的越多,你反而会越从容,因为这个时候跌得越多,指数越低,反而是更好的长期投资机会。
最后,就用张坤在季报里的一句话笔者觉得非常经典:股票价格就像天气,永远都在变化且捉摸不定、难以把握,而企业价值就像气候,始终在缓慢而有规律的变化。尽管在短期内,抓住眼球、决定环境的似乎是天气,但就长期而言,真正决定一个地区环境的还是气候。
A股路漫漫,我们愿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