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品作为大家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最容易分析的品类,历来大牛股辈出。比如巴菲特的重仓股可口可乐,好诗糖果、保洁等,都是来自于消费行业;一代大师彼得林奇在《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一书中,坚持认为普通人参与股票投资也可以取得好成绩,甚至可以拥有超越机构的业绩,其诀窍之一是选股来自于对生活中的观察,并只投资自己了解的公司,所以他的好几只十倍股都是来自于消费行业,如甜甜圈公司、斯巴鲁、麦当劳公司等。
大家在生活中最容易接触到也最容易理解的公司就是消费品行业,所以天然的,消费行业可以作为研究入门的第一个行业,比如说白酒,从消费行业积累研究方法,验证选股逻辑。
消费品的逻辑整体比较简单,易于理解,但要做的好做的深也不容易,一些基本的研究思路和框架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做研究。下面说一下我的研究思路:
正所谓“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了解过去才可以看到未来。消费是一个长周期的行业,通过历史回顾,复盘行业起伏的一轮周期,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这个行业,理解底层逻辑,为当下的判断提供参考。
回顾历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当下,对于行业现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行业生命周期理论是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理论,虽然很老套,但是很有用。巴菲特说“长坡厚雪”,对应的就是处于成长期的行业。相对而言,更适合投资的是B1、B2类和C1类,也就是高速成长的赛道和困境反转的公司。
大家可能会有疑问,如何判断企业处于什么阶段呢?有标准吗?有的,图中的S曲线对应的就是企业增长率,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根据企业增长率来判断行业所处的周期阶段。20%以上的行业增长肯定对应的是成长类,个位数的增长肯定是处于成熟期。
2. 竞争格局
这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可以判断出行业后续的发展方向,到底是大家能够和平共处,分层发展,还是行业进入白热化竞争,大家开始拼刺刀。相对而言,第一种行业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行业中的头部公司都有机会,第二种是除了龙头有机会,可能其他几家都没啥机会,所以挖掘出公司的独有的竞争力,比如说成本供应链整合能力强导致成本低,营销渠道的深度分销带来的强把控力等等,这样的公司才易于在竞争中胜出。
供需情况可以研究的很细致,通过细分供应和需求,以及库存,然后通过调研和专家访谈、上市公司交流等做出供需平衡表。但是大部分情况下,可以通过阅读研报等通过大的逻辑,测算出行业空间就足够了。在这一板块,我觉得只要有大概的数据就可以了,关键是理解供需的底层计算逻辑
消费品行业的发展趋势,跟社会经济和文化息息相关,我认为有几个关键词值得重视。
一是“富人通胀,穷人通缩”,在全球量化宽松的环境下,CPI一直保持至少3%的温和通胀,富人因为拥有资产(房子、股票、股权等)享受通货膨胀带来的巨大财富增长,穷人却因为通货膨胀稀释了购买了,购买力出现下降,所以可以看到一方面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连连攀升,一方面拼多多下沉四五线市场取得巨大胜利,根本上来说就是这句话的反应。
二是国潮兴起,个性化需求层出不穷,整个消费市场从大时代(大规模标品)向小时代(小爆款非标)过渡,消费服务业集中度低于品牌制造业,腰部公司的体量庞大,易于跑出大牛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