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观察了巴菲特在金融危机中的投资举动,看了2010年2月28日致股东的信,以及3月1日巴菲特接受CNBC三个小时专访中的详细解释后,发现巴菲特股票抄底成功有两大秘诀:股市低迷时大胆买入不要怕,股市大涨后赚多赚少不要悔。
趁低买好公司不要怕
。巴菲特在2008年10月17日纽约时报公开发表文章说:我正在买入美国股票。他再次重申他的投资原则: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巴菲特在2010年致股东的信中写道:“2008年初,我们拥有443亿美元的现金资产,之后还获得了170亿美元的营业利润。然而到2009 年底,我们的现金资产减少到了306亿美元(其中80亿美元预定用于收购伯灵顿铁路公司)。
“在过去两年金融市场一片混乱之中我们却大规模投资。过去两年对真正的投资者来说是最理想的投资时期,恐惧气氛是投资者的好朋友。那些只在分析人士做出乐观评价时才买入的投资者,为了毫无意义的保证付出了过高的价格。”
“最终在投资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你支付的价格和这个公司在未来10年或者20年盈利之间的差额,不管你是整体收购,还是只在股市上买入少量股份。”
在专访中,巴菲特做出了更详细的解释。
巴菲特说:“我总是在一片恐惧中开始寻找。如果我发现一些看起来很有吸引力的投资目标,我就会开始贪婪地买入。但我首先会关注任何投资失败的可能性。我的意思是,如果你肯定不会亏钱,你将来就会赚钱。这正是我们一直做的不错的一个原因。这一点是我在20岁时从我的导师格雷厄姆那里学到的。
“我之所以在投资生涯的前10年做得最好,就是因为我们的资本金从来没有大比例亏损过。”
“现在有些股票可能下跌了50%,从我1965年买入伯克希尔到2009年,这家公司的股价曾经4次下跌50%。但是说到资本金的永久性损失,我们从来没有发生过。尽管我们曾经有过一些亏损,但没有任何一次亏损是那种真正的资本金损失。我总是首先关注任何投资失败的可能性。”
主持人奎克问:“如果回顾2008年和2009年早期,从市场的总体气氛来看,曾经是那么恐惧。但在当今的股市(市场情绪并不明显倾向于某一方),在做贪婪的投资者,或者做恐惧的投资者当中,你会选择哪一种?”
巴菲特说:“我认为如果你打算投资,就应该投资很长的时间,长期而言,我宁愿持有股票而不是固定收益的债券或现金。……谈到美国公众应该如何使用他们的资金,我认为他们应该忘记卖空这种事。他们投资一家公司股票时,应该抱有这样的信念,即使第二天股市关闭,一关就是两三年,他们一直持有这家公司也会非常高兴。”
显然,巴菲特所说的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股市暴跌时大胆买入,并不是乱买、随便买,而是仔细分析基本面,首先排除那些风险大的公司,投资那些你很有信心,根本不用做对冲的公司股票,甚至买入后第二天股市关闭也不怕。
就像在商场大打折时以便宜的价格买你最熟悉最认可的好东西,根本不用怕。在股价大跌时以很便宜的价格买你最熟悉最有信心的好公司股票,也根本不用怕。
抄底不要悔
万一我买了之后价格更便宜,因此少赚了呢?这就要提到巴菲特抄底的第二个秘诀:不要悔。
巴菲特信中说:“2008年我们曾告诉大家,公司债券和市政债券市场出现了非常罕见的情况,这些债券与美国国债相比便宜到非常可笑的地步。
“根据这一看法我们买入了一些公司债券和市政债券。但是我本来应该买入更多。如此巨大的机会非常少见。当天上掉金子的时候,应该用大桶去接,而不是杯子。”
其实巴菲特在危机中接金子的桶大得惊人:“2008年9月,当金融系统像心跳骤停一样陷入瘫痪时,伯克希尔公司成为金融系统流动性和资本的提供者,而不是求助者。在危机顶峰时期,我们向企业界注入了155亿美元,否则这些企业只能向联邦政府求助资金注入了。……这些交易在一片恐慌之中顺利完成。”
事后来看,巴菲特本来可以更晚一些买入,这样股价要再低不少,而且后来他本可以买入更多,他是不是有些后悔呢?
巴菲特在专访中给出了详细的解释:“如果我能够做到尽善尽美的话,本来应该在2009年3月初左右大量买入,而不是在2008年9月份用大量资金买入。
“2009年3月初道琼斯指数和标准普尔500指数跌到最低点,因此我有些股票买入的时间过早了。2009年一季度公司债券和市政债券的价格低得简直可笑。我的意思是,公司进入融资市场的渠道几乎全部消失。2009年1月我们买入哈雷摩托车公司的债券利率高达15%。不到一年后他们出售的债券利率只有5.75%。这样好的投资机会简直太罕见了,因此我很早出手。伯克希尔在投资上从来不会冒险,从来不会只依靠运气,因此手里总是保留200亿美元的现金,因为我们永远无法准确预测未来。”
在这里,巴菲特的不后悔体现在:
第一, 买高了不后悔。正如巴菲特所说,未来永远不确定。任何人买股票时事前都不知道未来价格会高或是低。事后则人人知道,但后悔也没用。
第二,买少了不后悔。尽管该抄底的时候不用怕,能投的机会尽量投。但是再大胆抄底,不该用的钱、预防万一的钱也不能用,错过再好的机会也不后悔,什么都没有保命重要。
巴菲特在信中说的明白,手头保持大量现金是必须的:“绝不要依赖于陌生人的仁慈。大到不能倒(Too-big-to-fail)绝对不会是伯克希尔保全性命的方式。
相反,我们将妥善安排处理公司的财务,使得任何能够预见到的资金需求与公司自身流动性相比,都显得小菜一碟。而且,我们数量众多且非常多样化的业务不断创造出新的利润,也将不断增加公司的流动性。”
持有大量现金,有利的一面是能够保证安全和抓住机会,但不利的一面闲置资金收益率几乎相当于零,代价也不小。巴菲特在信中丝毫没有后悔:“我们为维持自己最重要的财务安全付出很高的代价。目前我们按照惯例持有的200多亿美元的现金及等价物只能带来微薄的收益。但却使我们睡得特别安稳。”再小的风险,如果可能致命,也要极力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