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秒钟内看到本质的人和花半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情本质的人,自然是不一样的命运。要做好事情,关键在于看透本质,看透本质,关键在于化繁为简。
投资之难,就在于其过于简单,简单到你不相信,简单到你做不到。
我觉得投资的本质就是三句话,第一,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第二,公司的价值等于其未来现金流量总和的折现值;第三,股价短期是投票机,长期是称重机。
真正理解并践行这三句话的人,一定是投资宗师级别的人。我一直以这三句话作为我投资的方向,虽然知道我还差的远,不过心向往之。在自己不知道投资思路和决策是对还是错的时候,仔细想想这三句话,我就知道有没有偏离方向。只要方向是对的,即使经过无数曲折,也必定有所收获,也有积累性,最终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方向错了,再聪明做的再好也没用,最终一切都要归零重来,而且随着年纪的增大,没有几个人有重来的勇气。
在投资的过程中,能不能理解一个好公司是一个问题,能不能拿得住一个好公司是另一个问题。这两个问题也许是做好投资最难的两个问题。我认为要解决这两个问题,还是要从那三句话入手。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股票的本质就是公司,真正理解了这句话的人,他研究投资的中心一定是放在公司身上,他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研究公司。这是段永平先生经常说的一句话,段先生是骨子里理解并践行这句话的人,做投资想的是去看懂这个公司,做实业想的是好好经营公司,而不是去搞概念圈钱,因为公司就是股票,股票就是公司,这是回归到本质的心态。
而股市里面大部分人不是这么做的,他们的时间不是放在研究公司上面,而是在研究市场涨跌上面。整天研究的是K线图,技术面,资金面,消息面,政策面,等等无数个面。无论其研究的是什么面,其实他们内心的动机就是要去预判股票走势,不管这个动机他们自己有没有意识到。人总是要给自己找一个逻辑自洽,他们只是要给自己的买卖动作找一个理论基础。人做事情总是要先说服自己,让自己觉得这么做是对的,而不管说服自己的理由是多么荒谬可笑。
用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这句话来检验自己,你马上就能知道自己做的有没有偏离大道。可能很多人理性上已经知道了,不只是偏离,完全是背道而驰。但是他们感性上依然会按照原来的做法继续下去,毕竟能改变自己的人永远都是极少数。背道而驰的结果就是,你炒股20年,依然没有任何知识经验的积累性(很大概率还亏损不小),和刚入市的小白没什么区别,而在其他行业,你如果做了20年,绝对是资深高手。以后你如果想要改变自己,发现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只是那时候你还有勇气开始吗?芒格说人总是明白的太晚,而老的太快,就是这个意思。
有人说你不可能真正理解一个公司,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说明了理解一个公司的难度。但是你如果没有偏离方向,把自己沉下去,把心放到公司上来,去完善自己对商业和公司理解的体系,而投资就是一个验证的过程,验证你理解的正确性。学习和投资,思考和行动,相互促进会形成良性循环,我个人对这一点深有体会。
比如我曾经持有福耀玻璃5年时间,在投资之前,我就理解了其专注而高效带来的物美价廉的核心竞争力,是全世界其他同行做不到的。不过我也知道其缺陷,重资产带来的巨额投资和大客户带来的应收款及产品售价话语权的削弱是其先天的不足。在持有的5年中,我几乎每一年都有卖出福耀的想法,但是其管理层的表现太过优秀,每一年都带给我震撼,其用后天的努力硬是弥补了很多的先天不足。5年时间,赚了4倍的收益,而且我在福耀玻璃身上学到了太多,对公司管理的理解有了质的提升。今年已经在25的价格卖掉福耀买入茅台了,其原因以前说过了,但是我相信福耀以后依然能保持其核心竞争力,福耀外部已经没有对手,除非其内部管理松散了,因为福耀不是高利润产品,高效的管理挤出来的利润空间是其核心竞争力及其重要的因素,没有了这个,福耀的护城河就会变得很脆弱。
包括我现在持有的万科,我曾经跟踪万科长达十年,之前也买过万科,不过没多久又卖掉了,虽然我知道万科很优秀,但是心里总是不够有底。直到最近几年,我对企业文化的理解有了极大的提升。在去年年底开始重仓买入万科,我现在对万科非常有信心,我相信自己对万科的判断和理解,其中有相当大的原因在于我对万科企业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尽管外界对万科有很多质疑,说什么的都有,但我从来不考虑这些。有人说万科股票不涨,我持有一年收益已经快20%了,而且趁着今年万科股票的下跌期间,我加仓了很多万科股票,我很满意,对其未来长期能给我带来合理的收益也非常有信心。
记得段永平在分享投资苹果过程时有一个故事:由于他自己就是做手机行业的,所以他在很早之前就理解了苹果的业务,但是当时乔布斯已经身患绝症,他不太确定离开了乔布斯的苹果还能否继续优秀,他认为乔布斯是一个报时人而不是造钟人(受《基业长青》这本书的影响),但是后来他渐渐明白了乔布斯不但是一个报时人,也是一个很好的造钟人。想清楚这一点后他开始重仓苹果,一直持有到现在(比巴菲特买入苹果还要早)。
理解一个企业有时候就是这样,当你有一个问题没理解透,你就心里没底。随着你对商业,公司,人性的理解不断深入,有些问题就渐渐理解了,功夫不一定在诗中。但是需要时间,需要你一直往这个方向走,不断深入,深入......
即使是天资聪颖的人,也需要时间,也需要积累。如果你连做都没去做,你一直是往大道的方向背道而驰,你根本没有资格说“不可能理解一个公司”这样的话。所谓的坚守能力圈,能力圈要深而不是广,这样的思想对于一个实践者来说是顺其自然的。当你真正去做,去深入研究的时候,你自然能明白你不可能搞懂很多公司和行业,你只能坚守少部分领域去深入。任何一个实干派都知道专注和极致的道理,而对于空谈派来说,他们什么都懂,夸夸其谈,其实什么都是一知半解,然后他们还会嘲笑那些实干派懂的太少,格局不够大,因为实干派往往只专注自己的领域,对其他的没啥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