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面临经济下行压力,投资基建成了2022年稳增长的必选项。大基建一直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能够拉动投资、带动就业,是稳定经济的“定海神针”。扩大投资被视为稳增长的关键所依。无论是去年的中央经济会议,还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到“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
2022年度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的赤字率计划按约2.8%安排,中央政府将增加地方转移支付1.5万亿元和近9.8万亿元,这是多年来最大的增幅,表明了政府“稳定增长”的决心,也表达了政府的投资意愿。基础设施建设仍将是2022年重要投资方向。
一、基建投资支持政策频出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末至今,关于基建投资相关的支持政策密集发布近10条,反复强调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等。
4月26日中央财经委会议聚焦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释放了基建投资不仅在短期稳增长,更在中长期实现现代化目标具有重大意义的信号。
那么此次基建重点领域在哪?
从“十四五”各省市重大项目规划来看,交通运输、能源水利占比超七成,是基建领域的绝对大头。此次会议将其定义为网络型基础设施,无论从体量还是重要性来看,对整个基础设施均起到引领作用。
根据统计局数据,一季度,全国新开工项目个数较去年同期增加1.2万个。全国投资增长9.3%,比2021年全年提高4.4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同比增长8.5%,增速比前两个月提高0.4个百分点,呈现逐月上升态势。
二、基建的钱从哪来?
基建的资金和协调问题如何解决?这就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和政府发行专项债,向社会资本融资。
从一季度专项债发行来看,截至3月底,今年新增专项债券额度已发行1.25万亿元,占提前下达额度的86%,相比去年发行额增加了1.23万亿元。国泰君安研究所统计显示,2022年一季度新增专项债60%投向基建领域!
尽管基础设施投资是由政府主导的,但基础设施投资来自财政资金占比不到20%,另外80%需要使用城市投资平台或项目公司进行融资。
根据第一季度,基建投资的各种资金来源已经公布。其中包括国家预算基金的部分,包括所有投向基础设施领域的财政资金。国家预算资金占基础设施投资基金来源的比例从2006年的10.2%提高到2019年来的17.5%,在2020年疫情的影响下进一步增加至21.2%。但是,仍有近80%的资金需要通过城市投资平台或项目公司借贷,银行贷款、债券发行和信托等方式筹集资金。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需求萎缩、供应冲击和预期疲软的三重压力。宏观经济增长下行压力更大。在2022年中,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主线是基础设施的支撑点。也就是说,通过稳步投资来实现基础设施领域的高质量有效投资和稳定增长。城市投资平台迎来了机遇,融资需求有所提高。而信托业正在积极投资城市投资私募债券来支持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
三、投资者该如何挑选基础设施类信托产品?
基础设施类信托是指资金投资于基础产业领域的信托计划。信托公司以受托人的身份,通过单一或集合信托的形式,接受委托人的资金,并将信托资金投资运用到交通、通讯、能源、市政、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的项目里,为受益人利益或者特定目的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经营行为。
在实际业务过程中,基础设施信托主要涉及的领域包括发电、防洪、道路交通、市政工程、供水、桥梁、城市改造、管网工程等。基础设施信托一般以政府财政陆续到位的后续资金、所投项目公司阶段性还款以及项目预期收益形成的分红作为偿还保证。基础设施信托通常具有规模大、投资期限长、项目运作透明等特点。因包含隐形政府信用,又被称为政信类信托。
那么,投资者又该如何挑选基础设施类信托产品?
第一要看融资区域
通常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来衡量融资区域的实力,即有计划有组织并由国家支配的纳入预算管理的资金,包括工商税收、关税、国有企业上缴利润等,通常以30亿作为门槛,经济发达地区标准可以适当降低。
需要注意的是它与地方政府债务率的观察视角并不相同,后者是年末债务余额与当年政府综合财力的比率,是衡量债务规模大小的指标,侧重于绝对量的描述,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则是现金流的描述。
第二要看融资人和担保人
政信类项目通常是由某一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作为融资人,同时设置另一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作为担保人,万一融资人还不上钱,担保人要替它还债,因此两者同样重要。
这类项目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看:第一是看评级高低,与工商企业类信托看评级的思路相似,毕竟信用很重要;第二是看债务结构,既包括资金来源,如银行、信托、债券等不同渠道的占比,又包括久期安排,如未来一年、两年之中需要偿还的贷款金额,确保信托贷款存续期间的偿债压力可以承受;第三是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当地的影响力,如果它是政府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力队员”,一旦停摆对当地经济会有很大影响,则是相对安全的。
第三看要看风控条款设置
信托的魅力在于个性化,体现在风控方面就是不同的项目匹配不同的风控措施,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模板,常见措施有应收账款质押,甚至土地抵押等。
第四要看对风险资产的化解能力
金融的核心是对风险的定价,只要从事金融行当,不可能不遇到风险资产,掩耳盗铃没有用,磨好金刚钻才是硬道理。项目发生违约之后,一方面考验信托公司事前制定的风控措施是否扎实,能否保全投资人本息,另一方面也考验信托公司调动资源的能力,政信类项目一旦发生违约,往往牵涉多家金融机构,除了信托公司还有银行、资产管理公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