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类信托是指资金投资于基础产业领域的信托计划。信托公司以受托人的身份,通过单一或集合信托的形式,接受委托人的资金,并将信托资金投资运用到交通、通讯、能源、市政、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的项目里,为受益人利益或者特定目的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经营行为。
在实际业务过程中,基础设施信托主要涉及的领域包括发电、防洪、道路交通、市政工程、供水、桥梁、城市改造、管网工程等。基础设施信托一般以政府财政陆续到位的后续资金、所投项目公司阶段性还款以及项目预期收益形成的分红作为偿还保证。基础设施信托通常具有规模大、投资期限长、项目运作透明等特点。因包含隐形政府信用,又被称为政信类信托。
那么,投资者又该如何挑选基础设施类信托产品?
第一要看融资区域
通常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来衡量融资区域的实力,即有计划有组织并由国家支配的纳入预算管理的资金,包括工商税收、关税、国有企业上缴利润等,通常以30亿作为门槛,经济发达地区标准可以适当降低。
需要注意的是它与地方政府债务率的观察视角并不相同,后者是年末债务余额与当年政府综合财力的比率,是衡量债务规模大小的指标,侧重于绝对量的描述,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则是现金流的描述。
第二要看融资人和担保人
政信类项目通常是由某一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作为融资人,同时设置另一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作为担保人,万一融资人还不上钱,担保人要替它还债,因此两者同样重要。
这类项目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看:第一是看评级高低,与工商企业类信托看评级的思路相似,毕竟信用很重要;第二是看债务结构,既包括资金来源,如银行、信托、债券等不同渠道的占比,又包括久期安排,如未来一年、两年之中需要偿还的贷款金额,确保信托贷款存续期间的偿债压力可以承受;第三是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当地的影响力,如果它是政府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力队员”,一旦停摆对当地经济会有很大影响,则是相对安全的。
第三看要看风控条款设置
信托的魅力在于个性化,体现在风控方面就是不同的项目匹配不同的风控措施,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模板,常见措施有应收账款质押,甚至土地抵押等。
第四要看对风险资产的化解能力
金融的核心是对风险的定价,只要从事金融行当,不可能不遇到风险资产,掩耳盗铃没有用,磨好金刚钻才是硬道理。项目发生违约之后,一方面考验信托公司事前制定的风控措施是否扎实,能否保全投资人本息,另一方面也考验信托公司调动资源的能力,政信类项目一旦发生违约,往往牵涉多家金融机构,除了信托公司还有银行、资产管理公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