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信金融的投向 政信投融资模式,既发挥了政府在项目建设与营运过程中的规划引导管理监督作用,也发挥了民营企业效率高、成本低和经营机制灵活的优势,从而实现公共目标与市场机制的结合以及社会公众利益与企业利益的双赢,在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新基建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 第一是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新基建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能够拉动投资、带动就业,是稳定经济的“定海神针”,扩大投资被视为稳增长的关键所依。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这预示着政府部门与国有企业将加大对新基建的投资力度,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由传统经济向数字经济换挡。 值得一提的是,新基建除了本身在经济下行阶段具有逆周期调节作用,还因更其涉及的领域大多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短板,有望提升经济效率加速产业数字化进程,发挥对制造业和消费的带动作用。权威机构预计2022年的新基建规模近1.6万亿元,增速约为17%;到2025年,新基建七大领域的直接投资将达10万亿元左右,带动投资累积或超17万亿元。 第二是支持提升产业链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借助政信金融的力量,可以帮助本地区企业整合产业链。产业类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行业理解能力、产业创新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方面具有优势,可以沟通地方政府、银行、重要企业,共同成立产业引导基金等政信金融模式,参与创业扶持、产业引导和投资管理,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和放大效应,帮助小微企业快速成长进而推动地区创业创新、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转型升级。 此外,政信金融还能通过组建知识产权基金、产业发展基金、产业并购基金,从重大项目融资、杠杆融资支持领先企业兼并重组、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等手段上对追赶型产业、领先型产业、转阵型产业、退出型产业、战略性产业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金融支持,从而落实中央政府的产业政策,实现国家既定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路径。 第三是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 政信金融作为一种资产管理工具,具有直接融资的典型特点,能够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因此,通过政信金融的力量,不仅能以国家级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引导资金进入相应的实体经济,扶持创新中小企业,引导资金流向这些企业,协调区域经济发展;还能实现“技术进步+资本市场”,成为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助推器,促使中国尽快成为创新型国家,增强中国经济的韧性和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