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看唐书房,有一篇关于集中投资和分散投资的讨论,其中引用到了查理芒格对于集中投资的看法:“我知道这种方法(集中投资)会带来比较大的波动。不过,我也知道我在心理上可以应付波动,因为我是被能够应付波动的人养大的”。
这句话有两个启示:一是我们要根据自己的性格、心理状态选择合适的策略;二是要与正确的人同行。当然,第二点我做了些自己的解读,查理芒格的字面意思更强调原生家庭的重要性。
原生家庭也是同行人的一种类型,只是我们无法选择,由于人在小的时候总是倾向于去模仿大人们的行为,而小时候的想法、习惯一旦形成,要改变的话,在成年之后就需要花费更多的功夫,并且,很重要的点在于,有些想法、习惯存在于我们的潜意识领域,不到某种爆发,很多时候都认识不都自己有那些表现。
一、为什么要与正确的人同行
我们的性情都不是完全隔绝于外物的,所谓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想要“出淤泥而不染”终究只是某种美好的愿望,荷花之所以不染,主要还是跟“淤泥”不是同类,换做是黄土和黑泥,那估计就一起黑了。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对于普通人而言,很容易相互影响,比如,估计大家都会有体验,跟有些人相处,就特别容易情绪激动,而跟另外的人相处,就会更加理性一些;此外,人与人之间还容易相互暗示,其他人一句无心之言或无心的举动,说不定就会让我们内心久久不能安宁。
这样慢慢就会塑造我们的性格,性格不是自发产生出来的,更多来自环境的影响(个人观点),身边人的言行会影响我们,身份和家境会影响我们(也影响身边人的言行和态度),另外读过的书也会影响我们。所以要想改变自己的性情,也需要学会从输入的“变量”着手。
投资领域更是如此,做投资是跟人打交道,并且投资决策最后基本是由“想法”所决定,“想法”这玩意具有极端的不稳定性,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改变(尤其对于意志不坚定的人而言,想法的变化有更多的随机因素),有些人的一句话,会让我们感觉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而另外一些人的话,或者就会让我们陷入某种困境之中(当然,为什么受别人的影响,既是人性的某种趋势,也有自己的原因)。
这就跟诸葛亮告诫刘禅要“亲贤臣,远小人”是一个道理,别自负自己可以“亲小人”但是依然保持“贤明”,看看齐桓公姜小白和他的三个“奇才”、李隆基跟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李存勖跟他的优伶朋友。
二、什么是正确的人
既然要跟正确的人同行,但是什么是正确的人呢?我首先用《黄金三镖客》的表达方式“there is two kinds of people, my friends, Those who pleased you, and Those who let you get better”,即两种朋友,一种让你开心,另一种让你进步(除了这两种外,其他的人估计大家不愿意跟他们有过多的瓜葛吧)。
显然,第一种人可能会是我们首先的选择(潜意识),因为相处起来舒服(至少短期是如此),所以我们常常会喜欢找跟自己性格上合得来的,讲得好听点,叫做“情投意合”,讲得不好听,叫做“臭味相投”。只是相处开心,其实走不远。
而第二种人是更加可贵的,就像巴菲特今年的致股东的信中所说“I never have a phone call with Charlie without learning something.(我每次跟查理打电话,都能够学到一些东西)”,这样的朋友对任何人来讲,都是一个伟大的合伙人(Nothing Beats Having a Great Partner)。
让人进步的朋友,不一定能够让你开心,他们常常会指出你的问题和弱点。
三、读适当的书和文章
读书是一种与作者相处和交流的过程。首先看那些经过历史洗礼的书籍,基本都是故去的人写的,比如孙子兵法、资治通鉴、传习录等等,而且如果能够有流传至今,多半都是那个时代的顶尖的学者、思想家、实践家,有他们来教导我们,怎么能不会有收获呢?
而对于当代的一些书籍和文章,由于现在出版的成本没有那么高,以及传播途径更多,就有五花八门的读物出来(一年出版的书籍,估计一辈子都看不完)。
我们写文章,有三个目的,一种是单纯地记录自己的想法和心得,梳理逻辑,避免忘记,获得反馈;一种是为了获得名声、获得流传,毕竟“立言”是古今中外多少文人的追求;还有一种就是比较纯粹地为了钱,不管内容,只为了能获得流量吸引人眼球。第三种是比较有害的,纯粹为了金钱利益的文章常常没有什么价值(不会让我们进步),因为这些文章只会利用我们人性的弱点,至少我看那些“煽动”意味的文章,内心常常就生发出某种躁动(人们稍微不注意,就容易被洗脑)——投资需要理性。
与正确的人同行,其中婚姻关系是最重要的陪伴,我们都希望能找到一个好的配偶,而如何才能找到呢?这里我们可以引用芒格的话,“唯一的最佳方法是你首先必须值得拥有好配偶,因为从定义上说,好配偶可绝不是傻瓜”。
其他的关系也是类比:首先你需要值得与正确的人同行,那个正确的人也不是傻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