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对所有人来说都是打磨心性的一年。
对于大部分投资者来说,今年的困惑是,似乎一直能听到有人赚钱的故事,但自己大部分的基金持仓一来跑不过指数,二来可能还是亏钱的。
原因很简单,有人赚到钱是因为重配了AI或者中特估;大部分全市场基金跑不赢指数是因为今年指数的权重股表现很好;还亏钱是因为前期公募在新能源上有超配,如果去年十二月没及时砍掉,那一季度就只剩挨打了。
可见性与可得性的背离势必会带来心性上的反复与焦虑,这点从一季度公募平淡的发行数据上就能窥见一二。在还没回本的情况下,更多投资者会选择观望,而不是追加。
另一边,基金经理们也好不到哪里去。虽然对于他们本身面临的考核都是长期考核,一年三年五年的维度都有,但现实的情况难免每天都要看,周周都要比。
存量博弈的市场下,边际定价决定市场风格,当短期市场有且仅有两条主线时,还愿意加仓的资金在行为上就会变得很割裂。
要么选择追短期业绩好的,比如AI+中特估;要么补仓最近跌的多的,比如新能源。而其他板块就会成为这些筹码切换的提款机。本质上,这些股票的下跌和基本面是没有直接关系的,纯粹是微观结构带来的流动性问题。
全市场基金经理难受的地方在于,他们要么加入,但未来可能总有个回撤的考验等着他;要么围观,但必须接受短期净值和规模的双杀。无疑这也是一种心性的折磨。
为什么会这样?资金的存量博弈是其一,极差的市场结构是其二。两者相互纠缠,不涨就没增量资金,但增量资金来了又只会进一步恶化市场的结构。
这个问题其实前几年已经有所显现,一开始是消费和医药,然后是新能源。只不过当下变成了AI与中特估。同时,在存量博弈的背景下,这种情况也变得更加极致。
然而策略的趋同、生态多样性的缺失对市场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当下所有的上涨,当预期反转的时候就会变成流动性的踩踏,市场波动也会被人为的放大。
这两天上课的时候还在听老师讲,中美资本市场的差别,美国是获取alpha很难,但获取beta很容易,而我国是alpha相对容易,但获得beta很难。
这里的难并不是说指数的长期复合增长率差,而是波动太大,也就是说想要获得单位预期收益所需要忍受的波动太高。
这种高波动还会带来逆向选择的问题,即最后只有爱好波动的人才会留在市场里,而更多的人则会被挡在权益市场之外。
但很多时候我们也只是这个市场的参与者和观察者,并不能改变行业的生态。
只不过站在当下这个时点,即便很可能有人会不认可,在寻求大部分人适用的基金投资的方法论上,我还是想给出两点个人意见和建议:
一是要学会接受市场的波动。
谁都希望能够有一个只有收益,没有波动的市场,但现实中,我们所处的市场波动就是大的,且短期内只可能变得越来越大。
这里面有投资者结构的问题,有我国经济内生的问题,也有世界经济的问题。美国市场beta的低波动是建立在经济全球化和联储持续降息这两个基础之上的。显然,这两个前提当下都不具备。
所以,未来高波动才是常态,我们必须要学会在高波动的市场下进行投资。所有高sharpe的策略都会在很短的时间被卷完,唯有beta才能容纳大体量的资金。如果无法接受系统性的波动、接受回撤,就无法获得长期收益。
二是不要主动追逐市场的波动。
市场每过一段时间总会走出一些阶段性的主线,比如今年的AI与中特估,比如前年的新能源,短期看唯有拥抱这些趋势才能获得高收益。
但我们要知道,这背后除了基本面的逻辑,也必然会有投资者资金的助推,策略的趋同会放大市场原有的波动。
所以我并不建议普通投资者去追逐这些机会,这是一个高波动的时代,beta的波动已经够高,进一步给自己叠加风险敞口的前提,应是我们对此足够了解。
我一直说,投资中最重要的是“宁可错过也尽量不要过错”,因为只要有一次过错就容易给资产造成不可修复的回撤。
这些机会要不要把握,是基金经理们需要考虑的事情,而不是我们。最近看到媒体报道一众基金经理一季报之后开始切TMT,话里话外有追高的意思。但就我这次交流下来,基金经理就算切了一般也都会想好后面的策略,做一些处理与安排。
而我们大部分人就未必会有这个能力或者精力,结果很可能就是怎么上去怎么下来,甚至还没上去就下来,最后只能不断补仓。
查尔斯·埃利斯的《赢得输家的游戏》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本书,我们并不需要证明自己比基金经理优秀,只需要尽量减少投资中的错误就已足以超过大部分人了。
尽管今年投资者和基金经理面对的挑战都很大,但再好的资产也必须有一个合理的价格,保持组合的均衡与分散,接受系统性的波动,但避免个体风险的暴露。
这些建议必定无法帮你把握今年市场的主线,但却可以保证你始终待在这个高波动的市场里。
追逐一霎那的烟火,还是长久的平和,这是一个选择,也是一门人生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