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请同时按 Ctrl 和 D,谢谢
400-688-2916
手机APP-安卓
如何平衡投资中的“风险”与“收益”?
阅读 1053发布日期 2023-07-24


在资产配置中,很多投资者对收益和风险有一定的理解偏差,那么该怎么理解收益和风险?如何正确认识收益与风险的关系?投资者又该如何平衡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呢?


理解收益


说到收益,我们举一个例子,便于大家理解:


丈母娘考察3个准女婿,对每个人都问了同样一个问题:你去年收入多少?


A回答:100万。


B回答:500万。


C回答:1000万。


丈母娘心花怒放,正想答应C的求婚,突然多了个心眼,问:你们的收入都是怎么来的?


A回答:我是一个著名的眼科医生,每月稳定的做5例眼科手术,每月工资8万多。


B回答:我也没别的收入,只是去年买彩票中了500万而已。


C回答:有个富豪经常找我玩佐罗手枪游戏。佐罗手枪里6个子弹夹,里面只放1发子弹,他对着我脑袋打一枪,如果我没死,就给我200万。去年我和他玩了5把,都没死,白捡1000万。挣钱太容易了!


假如您是那个丈母娘,会选哪个当您的女婿呢?


如果只看收益的话,就容易陷入误区。因为不同的赚钱方式承担的风险是完全不一样的。除了无风险投资之外,其它的投资收益都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得到的投资收益只是概率事件的一个最终实现而已,单纯用收益来评价投资的好坏是不科学的。


收益的主要类型


1.随机收益


花2块钱买彩票,中大奖了,得到500万。这个收益就是随机收益,俗称“运气好”。


但好运气不会一辈子都有,随机收益也不一定每次都是正收益。既然叫“随机”收益,那么就是有正有负。在单次的收益中,随机收益有时会起着主导作用。但只要持续参与,长期参与,那么随机性在里面起的作用就会越来越小。


2.贝塔收益


如果牛市来了,您希望自己手里拿的是什么投资品类呢?


有人说是指数基金,有人说是分级B基金(杠杆基金),有人说是券商股……这些产品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牛市中涨幅巨大。


那么,熊市中您还想持有这些产品吗?


当然不想了!指数基金和大盘同步下跌,其它的品种跌幅比大盘还要大!


这些品类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大盘上涨时它比大盘涨的还猛,大盘下跌时它比大盘跌的也凶。它们俗称为弹性大的品类。这个所谓的“弹性”,在金融学里被称为“贝塔”。


贝塔收益是一个期望收益。利用高贝塔而获得的高收益,是承担了更高的风险而得到的。


3.阿尔法收益


阿尔法收益也称为超额收益,是真正宝贵和值钱的收益。阿尔法收益是每一位主动型基金经理苦苦追寻和梦寐以求的东西。


比如某基金经理,通过精选沪深300成分股里的股票,从300只里挑出了100只更好的股票,每年能跑赢沪深300指数10%。那么这10%就是阿尔法收益。


阿尔法收益是实实在在的超额收益。在承担同样的贝塔风险的情况下,能获得阿尔法收益是再好不过的。


另外,即使阿尔法收益为正,最终的总收益不一定是正收益。如果基金经理跑赢了沪深300指数10%,但当年沪深300指数跌了20%,那么最终的收益还是-10%。看到这-10%的成绩单的时候,不能一味地生气,一定要心里明白这个基金经理还是不错的。


解风险


如果1年定期存款的收益是1.5%,3年定期也是年化1.5%,您肯定不存3年期。因为3年时间太长了,3年后还不知道通货膨胀会是什么样呢。目前三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约为2.6%。由于期限长,面临的不确定性高,所以需要有更高的收益来补偿。


如果大盘蓝筹股历史平均收益率为10%的话,对于小盘股来说只有达到更高,比如13%,大家才会觉得值得购买。因为小盘股抗风险能力弱,业绩波动性大,不确定性高,需要有更高的收益来补偿。


其实,这些都是所谓的“高风险高收益”。面对更高的不确定性时,必须用更高的收益来补偿。


但高风险并不表示一定能带来高收益。得到的最终收益,有可能比期望收益高,也有可能比期望收益低,而且不确定性越高,偏离期望收益的可能性越大。


如果没有对投资品种的随机性有一定了解,往往就会只看收益,而忽视风险。


风险的主要类型


在学术界,风险指的是不确定性。风险大了,有可能收益会更高,当然也有可能收益会更低甚至是负收益。按照发生风险的范围划分,可以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


系统性风险


系统性风险也称市场风险,是指市场整体因素对证券价格的影响。由于所有的证券都受到影响,通过分散化是解决不了系统性风险的。


系统性风险和贝塔收益是对应的。如果承担了较高的系统性风险,那么就可以获得较高的贝塔收益。同理,较低的系统性风险也意味着较低的贝塔收益。如果市场上没有阿尔法收益,又不想承担系统性风险的话,那么能做的就是把钱存银行或者买国债,获得较低的无风险收益。


但如果想获得阿尔法收益,又不想承担系统性风险,则可以用金融衍生品进行对冲。这样就可以把系统性风险消除掉,只留下阿尔法收益部分。大家常说的对冲基金就是如此。


非系统性风险


非系统性风险是指个别公司或者行业产生的风险,也称为微观风险。


这种风险,是事前很难预见的,那应该怎么应对呢?


分散化是应对非系统性风险的有效方法。


理论上来说,通过持有全市场股票就可以消除非系统性风险,这也是指数基金流行的原因之一。实践中,一般持有几十只来自不同行业的股票就可以消除绝大部分的非系统性风险。


投资者如何平衡风险与收益?


收益和风险就是一对孪生兄弟。对于投资者而言,必须明白在风险投资市场当中,您可能收益多少,就可能亏损多少。


因此,做高风险的投资,一定要是自己的闲置资金。换言之,这部分资金哪怕亏完了也不会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


如果非要追求“短平快”,只有两种方式:


第一,赌运气;


第二,具备非常专业的金融知识,同时能够把握利用金融规则,历史上真正利用金融去短期赚取利润几乎都是利用规则,而非预测。


由于普通的投资者自身缺乏专业投资者的技能与知识,因此个人投资常常不得章法。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平衡好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之间的关系。


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是投资中的“不可能三角”,投资者很难找到一种投资产品能够同时满足三者的要求,因此需要在三者之间做出取舍和平衡。


具体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理财目标、现金需求和预期持有期限,确定自己的投资策略和资产配置方案,选择与自己匹配的投资产品组合。

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追求收益性和流动性的最优化,不要盲目追求高收益高风险的投资产品,也不要过分畏惧风险而放弃收益和流动性的机会。

根据市场变化和自身情况,定期调整自己的投资组合,增加或减少某些投资产品的比重,以提高整体的收益率和流动性。

分散投资风险,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选择多种类型、多种期限、多种行业、多种地区的投资产品,以降低单一投资产品的风险影响。


当然,除了这些之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


找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如果您自身难以把握收益与风险之间的平衡,这时候,您就需要一个非常专业、合规的第三方金融机构,为您提供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