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东方财富全A指数,9月20日的两市总成交额为5732亿,是今年第一次在6000亿以下,上次是2022年12月23日,成交额为5851亿,2022年共有三个交易日在6000亿以下(另外两次分别为2022年9月30日的5606亿,2022年10月11日的5636亿),而2021年全年都在6000亿以上。
成交量低表明了当前市场的低迷,高频交易者们觉得没有什么赚钱(收割)的机会。因此机构也好、个人也罢,都不愿意做什么交易。
那么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如果仅从分配的角度,而不看不同人的消费和投资偏好、工作激励,市场的成交量高低似乎跟整个经济没有什么关系,短期的股价变动带来的是财富的再分配。当然,现实中并非是这样运转,不同人确实有不同的消费倾向、不同的工作意愿,合理的财富分配有助于经济增长。
如果少部分人积累了太多的财富,虽然他们的消费金额可能更多,但是更多是购买奢侈品之类的,价值量似乎很高,但仍然只是受惠于少数人,同样的产品,奢侈品和普通产品,花费的劳动力并没有什么差别,并没有更多的人因为奢侈品价值量高就参与分配。相反,普通人的因为总人数多,其消费的产品直接带来量的提升更多,反过来又受惠更多的人。
而回到具体的个体,证券体系的从业者大概就不喜欢低迷的市场,因为这意味着他们从经济蛋糕中少分了一些财富,比如券商,经纪业务直接跟成交量相关;而承销保荐业务也会因为市场估值低,要么企业不愿意上市和再融资,要么就是融资金额减少(因为要稀释更多的股份),从而得到的承销保荐收入降低了。
对于普通人是什么情况呢?低迷的市场并不会活跃的市场境遇更差,反而这个时候市场普遍低估,危险系数更小;并且,低迷的市场环境下,人们也压根就不会兴奋过度(尤其是前面的好消息,导致追“高”之后)。
普通的投资者缺少什么,一是缺专业的认知能力,尤其是缺乏评估价格高低的能力;二是缺强大的情绪控制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有所欠缺,很容易被市场情绪带动;三是缺第一手的信息和市场影响力。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原因,让普通投资者很容易为资产支付错误的高价格。
市场的很多交易,其实都是无效的交易,难道真的有那么多买卖理由吗?通过短线如果赚到了钱,基本上是来自其他人的钱包。毕竟,股市中只有能赚的就是两种钱,一种是企业分红的钱,一种是别人钱包里的钱。
能从别人钱包里赚钱的人总是极少数,因为大部分人都是那个“别人”。网络上看到的短线成功者,都只是少数人,如果没有被收割的普通人,那么这些少数人并不会这么富有。
而普通人之所以会参与零和博弈的游戏,来自人性的贪婪,内心认为、期望别人是那个“大多数”(没有谁会觉得自己平凡,尽管这是事实),而自己则是幸运的“少数”。现实是,大多数人都是那个“大多数人”。
市场中我们更适合普通人投资的是愚笨的办法、慢慢变富,回到投资的本质,买好公司,但是坚决避免为好公司支付过高的价格。如果每个人都坚持这样的原则,那么市场很可能就不会像现在所表现的那样,十几年如一日,一直在3000点左右徘徊。
所以说,从某个程度上,低迷的市场毋需过于担心,更应该担心过于狂热的市场。
资金都是逐利的,低迷市场下,如果没法通过高频交易赚钱,短线资金的热情会减退,长线的价值也逐步体现出来;一个良性的资本市场,更应该关注企业的长期成长,而企业的长期成长,会让资本市场具备造血功能——红利可以再投资嘛。
而短线少了,社会可以腾挪出更多的时间,做一些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企业专心于手头的工作,而不是造个大新闻,让股价来一次大的波动。
就像种树一样,只要每天定时浇水就行了,而不是这个来摸一摸、那个来敲一敲,这个施点肥,那个松个土,数不一定能长得好。
有时候就想,对量化的交易单日2万笔交易监控还是太宽松了,还不如直接限制单日不得超过100笔交易,多余的交易,除了财富再分配,对于社会并没有什么贡献。当然,这样的规定是不太可能出来的(其中有很多利益),并且,就如芒格所说的,金融机构都具有多动症。
对于二级市场而言,交易的意义体现在正确定价上,不过在一个散户思维的市场,资本市场很难发挥出定价的作用——毕竟资金都想着利用人们的散户思维赚钱。
回到交易量的话题上,如果在一个高换手的市场中,大部分人都亏钱;那么还不如一个相对低频交易的市场,更有利于财富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