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原因在于目前的市场中,确实非常难找到能够和香港储蓄险一样卷的产品:年化收益达到7%,财务隔离、传承,避税,全球配置,多币种转换等....
甚至出圈到证券业,2月29日,证券日报发布一篇《去年内地访客贡献保费同比飙涨逾27倍 透视赴香港买保险的“香”与“险》,客观分析了香港保险火爆背后的投资逻辑。
香港保险为什么这么火?
利率持续下行
在银行存贷利差空间进一步压缩的压力下,上半年全国性银行开启新一轮存款“降息潮”,而且未来很大可能上采取:大行带头、股份制银行快速跟进、其余银行有序跟随的降息策略,持续降息!
降息,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存款的利息少了,很大一部分朋友低估了利率下行的影响,以养老为例:如果想每年6万补充养老,那么在利率持续下行的环境下,需要储蓄多少钱?在利率相差3%的时候,本金差别450万!
香港保险收益高
相比与不足2%的银行定存利率,香港保险优势明显。
香港储蓄型保险的收益架构由“确定收益+非确定利益(也就是红利)”构成,当中,非确定利益是可变的。确定收益率通常处于 1%至 2%的范围;非确定收益率乃是预期收益率,会受到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理赔状况、退保情形等要素的作用。
往昔一些香港主流产品的实际收益率的确达到了年化7%的较高收益率。当下,香港地域市场中一些正在销售的储蓄型保险产品展示的预期收益率依旧能够达到5%至 7%。
香港保险业历史悠久
香港保险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鸦片战争时期。1840年英国占领香港后,便将中国首家保险公司谏当保险行(又称广州保险社)迁至香港。
二战结束,香港成为连接国际和内地的重要港口,随着国际物资的流量不断增大,香港保险业迎来快速发展时期,不少著名的国际外资保险公司也纷纷驻扎香港。目前香港保险业的管理资产超过4.5万亿美元,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当中三分之二资金来自非香港的投资者。
1997年后,香港作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已经成为中国经济面向世界的窗口,至今也是如此。业界有一份权威的国际金融中心的榜单,至今已经发布第34期,香港长期位列全球第三,仅仅落后于纽约和伦敦。
近几年因疫情封关,香港金融中心排名落后新加坡1分,暂居第四,随着通关再开、人才引进,香港势必重夺前三宝座。
港险制度优势和货币优势
1)《中英联合声明》中明确规定香港回归中国后依然实现普通法(及衡平法)。此一条非常重要,因为在普通法环境下,现代金融体系才能更高效地运作。此一优势是大陆法系社会所无法比拟。
2)香港实行联系汇率制度。由于港元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俗称联系汇率),使得香港金融机构间及香港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间的交易成本大大降低。而香港政府拥有庞大的外汇储备及香港政府可以长期保持财政盈余,使得香港始终可以获得最高主权信用评级。
3)香港没有货币管制制度,资本可以完全自由进出香港。无论是人民币、美元、港币,只要在香港,就是自由的。
以上多项优势是其它国家或地区所不能在同时拥有的。
例如英国实现普通法,而英国无法实行联系汇率;如某英属殖民地即实行普通法,又实行联系汇率制度,而它又无国际金融中心之地位。
正是因为香港保险公司和香港保险产品拥有独特优势,进而吸引愈来愈多中国内地人士在香港保险公司购买香港保险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