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中国这3个领域最有价值


导读:


马斯克前脚刚走不久,比尔·盖茨也来中国了。


相比于马斯克更关注外部世界,比尔·盖茨认为“地球上有些事,比去火星更迫切”。他认为,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不是核战争,而是全球大流行疾病。


他在降落北京之际,也在微博中袒露了此行的原因:要解决气候变化、健康不公平和粮食安全这样的问题,我们需要创新。从研发抗疟新药到投资气候适应性解决方案,中国在这些领域拥有大量经验。我们需要帮助全球更多人实现这样的发展。


相比于其他富豪,他的视角不单单在事业上,更多是关注世界面临的不平等,投身于慈善。


为此,笔记侠整理了比尔·盖茨的公开分享,看一看他的所思所想。


一、以创新之力,应对全球挑战


在过去四年里,全球经历了新冠疫情、传染病卷土重来、气候变化影响加剧以及部分地区的饥荒等等。应对这些挑战变得前所未有的紧迫。


中国在减少贫困和改善全民健康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许多行之有效的想法和方法对全球都有价值。


如果我们将这些经验与最新的技术和研究结合起来——尽管有挑战——我认为这足以让我们对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发展都保持乐观。


我仍然是一个乐观主义者。让我乐观的重要原因是,如果你只看眼前,你会觉得“大流行病太难了”,但如果你回顾更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你会看到人类取得的进步是如此不可思议。


1.应对死亡率,需要创新


我最喜欢的例子是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这也是基金会重点关注的一个核心指标。1990年,这个数字大约是十分之一。


到2000年,它根本没有下降多少,这10%的儿童死亡主要发生在较低收入国家,而其中许多是我们有办法避免的。


现在,五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已经大幅下降到二十五分之一。我们把儿童死亡人数减少了一半以上,这意味着750万儿童的生命得到了挽救。


但当我们每年可以挽救的儿童生命达到750万这样一个量级时,几乎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成就。在这个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可以说是本世纪初以来发生的最美好的事情。


除了长期趋势之外,让我感到乐观的另一个原因是创新的加速。


我们对生物学的理解、拥有的诊断工具和研究疾病成因的工具,以及创造新药和疫苗的工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先进。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mRNA技术的突破,世界各地的许多公司都能够应用这一突破来制造新冠疫苗。


当然,我们还需要快速进步,在数字技术基础上共享科学的基本工具,以及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发现药物并了解药物的工作原理等等。我们有机会加快进步的速度,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众多不同的领域。


2.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创新


只有创新才能减少排放,牢记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必须极大幅度地减少排放,最终降至零,这就意味着在每个排放领域、在每个国家都要实现减排——这可能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具雄心的目标。


继2015年《巴黎协定》签署之后,去年,通过“突破能源”(Breakthrough Energy)与世界各地创新公司的合作,我看到了这个领域里许多不可思议的创新。


即使在一些我之前认为很难实现减排的领域,比如钢铁和水泥行业,现在都能看到可能性,而且最终会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做到这一点。


我们必须实现系统性变革。我在这里重申,对于减缓气候变化和适应气候变化来说,创新和全球合作都非常重要。这些都是全球性问题,我们需要所有国家的好想法。很多创新将来自美国、欧洲和中国等非常注重研发、且不断加大科研投入的国家和地区。


3.应对粮食挑战,需要创新


我对应对粮食挑战也有同样的看法,我们有机会培育出更好的种子、提供更准确的天气预测、为农民提供更可行的建议、让灌溉方式更加节水,从而让农田有能力抵抗未来更多的挑战。


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我们应该利用科学和创新的力量来加速所有这些领域的进步。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大量的合作和开放科学。这也意味着真正理解要解决的问题、理解交付这些产品所面临的挑战。


二、发展最有价值的3个领域


1.健康领域


当梅琳达和我决定成立基金会时,我们不断问自己:怎么才能使我们的资源产生最大的影响?很快,我们就意识到健康领域的改善是重中之重。


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一个人就无法高效地学习或工作,更不用说摆脱贫困和赚钱养家了。


梅琳达和我亲眼目睹了中国为自己的人民创造了更加美好的生活,这也促使我们思考如何更好地支持中国的发展。


过去的十年里,我们在中国的工作重心一直放在那些中国尚未完全解决的健康挑战上,如减少结核病和烟草相关疾病、预防艾滋病病毒传播以及改善艾滋病患者的治疗和关怀等等。


在持续支持这些领域的同时,我们在中国的工作也随着中国不断变化的需求和重心而改变。比如,我们看到中国在引领全球健康创新方面潜力巨大。


没有人能比屠呦呦教授更好地证明中国在这一领域的能力。屠教授是北大校友,也是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女性。


屠教授发现的青蒿素可以有效地治疗疟疾,已经挽救了数百万的生命,堪称20世纪热带病药物最重要的突破之一。她的贡献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在对抗疟疾挑战方面,中国有着巨大的潜力引领世界。继天花和即将被消灭的脊髓灰质炎之后,我们有望在中国的领导下,让疟疾成为第三种从地球上消失的人类疾病。


一个多世纪前,疟疾几乎是所有国家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一百多年来,人类在减少疟疾致死人数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中国正在为消除国内疟疾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很有可能在几年内实现这一目标。


2.农业领域


除了健康领域之外,我认为中国能够推动全球进步的第二大领域是农业。1975年以来,中国的农业生产率以每年12%的速度增长,是非洲农业年增长率的四倍。


农业发展不仅解决了基数巨大且不断增长的中国人口的温饱问题,还促进了国民营养和健康水平的改善、农村收入的增加和贫困人口的下降,并向其他产业提供劳动力,从而在整体上推动了中国经济发展。


引发中国当代绿色革命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中国在农业创新领域的投入以及像袁隆平教授等杰出专家们的努力。袁教授是湖南农业大学的农作物专家,他研究的杂交水稻将水稻亩产量平均提高了20%。


中国在杂交水稻领域取得的持续进步能够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数百万的小农户带来巨大的好处,他们中有很多人无法生产足够的粮食养活家人,并将在未来几十年面临更加严峻的气候状况。


自2008年起,我们支持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其他科研机构开发水稻新品种。通过将这些品种与塞内加尔、坦桑尼亚和卢旺达等国的本地品种进行杂交,我们将得到高产量的耐逆境作物,增加农民的收成和收入。

阅读 1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