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助推红利渐显 贵州基建正当“风口”

近期中央政策利好西部基建发展,“积极财政”+“大基建”成为投资主流,比如西藏、新疆、贵州等地的大基建项目正在跃跃欲试。贵州位于西南边陲,既是国家“一带一路”重点建设地区,同时也是“脱贫攻坚”的主要扶持省份,在国家政策鼓励与地区财政支持的双重推动下,迎来投资发展新机遇。 

3.jpg


中央政府向西部“放水”

“积极财政”+“大基建”成为投资主流


从过去两周的政策演变来看,我们能清晰地看出“大基建”被寄予厚望,并罩上了“补短板”的光环。首先,政策基调从7月23日的国常会开始清晰,当时围绕基建有如下几点阐述:


1.加快今年1.35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进度,由此可见,政府为拉动地方基建发展,财政“放水”程度较大,由此可以带动社会资本跟投;

2.有效保障在建项目资金需求,督促地方盘活财政存量资金;

3.对接发展和民生需要,推进建设和储备一批重大项目。随后7月3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强调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力度,“财政+基建”构成了稳增长的主力组合。

4.jpg


△资料来源:网络公开资料


从目前国家释放的信号来看,只有大基建有可能被允许在下半年发力,而西部地区重点爆发。中国经济的三大马车中,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减弱,消费进一步拉动的空间不大,那只有基建是最好的方向。而我们都知道,在沿海发达地区,基建水平已经达到90-95分,相比较在中西部、西南地区的基础建设水平只停留在50-80分,属于新开发、大填大挖的项目,投资利润也更高。因此此次国家释放的积极信号,更利好于新疆、西藏、贵州等西部地区。根据今年各省市“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出的交通建设投资(见上图),云南贵州等西部省份的胃口很大。

贵州基建大有可为,财政增速明显

贵州作为我国基建的重点覆盖地域,此次基建浪潮给贵州地区的发展带来利好因素:

财政状况层面

首先,从贵州财政状况来看,贵州地区GDP增速明显,财政向好。2018年上半年,贵州经济主要指标增速稳居全国前列。其中,全省地区GDP增速居全国第一位,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632.86亿元,同比增长10%,是全国唯一一个实现两位数增长的省份,也是自2011年以来连续30个季度位居全国前三位。此外,贵州上半年财政收支运行总体平稳,财政总收入完成1726.29亿元,增长19.4%。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均保持两位数增长,顺利实现“双过半”。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67.12亿元,增长11%,增幅列全国第九位。由此可见,无论是从GDP增速,还是从财政收入水平来看,贵州地区发展整体提速,收入质量稳步提升。

5.jpg


△资料来源:网络公开资料


地方政府层面

其次,地方政府大力扶持基建项目发展。2018年7月26日,贵州省新时代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招商引资推介会在贵阳举行。会上,贵州政府发言人表示,省财政以2018年28.1亿元为基数,继续按照每年10%递增,专项安排用于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切实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地方政府也根据自身情况多渠道筹集高速公路建设资本金,群策群力为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鼓励金融机构扩大对高速公路招商引资项目的信贷投放,增加授信规模,最大限度确保项目建设资金需求。坚决保证所有来贵州的投资者都能大有作为,所有参与贵州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志之士都会得到合理的回报。

项目投资层面

另外,地区债务整体可控,基建项目兑付情况良好。从目前已有的数据来看,贵州地区地方债务依然处于控制范围内,2017年底贵州地方债务余额同比有所下降。另外,贵州省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完善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机制,其中50%以上用作债务风险偿还准备金。此外,贵州地区基建项目多数以民生建设工程为主,是国家鼓励的、有政府信用背书的可靠项目。此前虽有消息爆出关于贵州黔东南城投棚改项目逾期的新闻,但是已经辟谣该项目的尾款已经结清。因此,总体来看贵州地区基建项目投资整体状况良好。


6.jpg

投资者建议

对于投资者而言,在正确选择投资项目的时候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重点考虑:

优质的底层资产

2011年以来贵州成为全国经济发展最快省份,连续4年名义GDP增速位居全国第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迅猛。从中央“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基建”的发展趋势和贵州政府大力扶持的实际支持来看,贵州基建项目无疑会在今年下半年迅速崛起。


强大的交易对手

强大的交易对手必然有以下几点特征:第一,具有强大的企业背景和品牌文化。例如国企、央企或大型民企,企业品牌的背书可以为项目带来信用保证;第二,具有专业的项目资质和能力。具有专业资质的企业会提升项目质量、提高项目运作效率,能够促使项目科学、合理、有效地推进;第三,具有完善的资金和运营能力。庞大的资金实力和运营能力是项目的物质保障,也是投资者得以信赖的基础。


专业的基金管理人

可从以下几点甄别基金管理人是否专业:第一,具有专业牌照资质。只有拥有国家官方颁发的专业基金管理人牌照的机构才是符合资质的专业机构;第二,拥有丰富的基金管理经验。拥有丰富的基金管理经验的机构可以更娴熟地面对各类型的市场环境,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使得产品相比同类表现更好;第三,具有严格的风控体系建设。私募基金管理人自身合规体系的建立完善与制度落地,能够保障企业的业务运营能平稳、有序、安全地开展,切实保障投资者权益。


贵州省作为我国西部扶贫、“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一颗明珠,在当前国家政策的利好形势下,相信在下半年将爆发万亿基建投资机会。 2014年4月经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批准为“私募基金管理人”。自成立以来,携手太平洋建设集团、中国建筑等世界500 强企业,扎实做好各项“民生工程”,累计投资项目超过300个、累计投资规模超过300亿、投资项目累计总金额超过3000亿,投资足迹遍布全国,成为PPP投资领域名至实归的领军者。凭借多年的专业管理人经验,坚持严苛的项目筛选标准,秉承“没有万一,只有唯一,安全第一”的风控文化,把产品的风险降到最低,切实做到安全可控。将继续为投资者带来遍布全国各省的投资机遇。



阅读 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