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的高房租,比高房价更可怕!

躲过了高房价,躲不过高房租。


最近,不断上涨的房租,引发了人们的关注。


其实,这波涨价潮,从六七月份的毕业季就开始了。


01


大学毕业生初识社会残酷的第一堂课,可能是在群租房里学到的。


这堂课的第一个关键词,叫价格高。


某房地产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北京的平均租金是82元/平米,也就说,租个100平米的小三房,要8200元。注意,这只是平均数,越靠近市中心,租金越贵。


比如,北京西城区这套小房子,建于90年代,房龄比刚出校门的大学生还老。装修简陋、家具破旧,面积仅40平米,要价5500元。别瞧不上,很抢手的。




再看南京,6月份的平均房租是2774元/套。然而,像地铁2号线集庆门站区域,80平米的小两房,价格都在5000元以上。


(南京房租价格)


一二线城市房租高,三线城市也不甘示弱。在山东济宁,装修简单的房子,租金也要1000元以上。


这堂课的第二个关键词,叫涨幅快。


先看全国的情况,今年5月,CPI同比上涨了1.8%,租房指数同比上涨2.4%,比CPI高了0.6个百分点。


(上海各区房租价格)


热点城市租金上涨更快。据房天下的数据,2017年2月—2018年5月,17个热点城市房租年均上涨超过了8%,上海上涨19.5%、深圳上涨15.5%,北京更是大涨25.9%!


这个涨幅,离失控不远了。


02


房租为什么涨得这么快?还是要看供需关系。


先看需求。


从2009年到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非本地户籍)规模从1.8亿增长到2.5亿。


(中国流动人口规模)


其中的67.3%,也就是1.7亿人,需要靠租房解决住的问题。


(67.3%的流动人口租住私房)


每年的5月底到7月中旬,是租房市场的高峰期(另一个高峰期是务工人员进城的3月份)。


大量高校毕业生离校,造成短期内租房需求暴增,推高了房租。


某中介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5月,北京西城、东城、海淀租赁成交量,环比增加了10%以上,决策时间也明显低于去年同期。这表明,北京租赁需求扩大,很多人已经开始抢房子了。


再看供给。


北京的租房供给,不增反减。特别是2017年年底,因大兴一场大火,北京开始整治群租房,客观上,压缩了供给量。


可以简单地算一笔账。北京规定,“出租房屋人均居住面积不得低于5平方米,每个房间的居住人数不超过2人”,也就说,一套100平米的小三房,最多只能住6个人,但搞成群租房,住25个人绰绰有余。仅以20人计算,清理一套群租房,意味着14个人无房可住,相当于消减了2套房源。


看数据,2017年1—4月,北京就整治违法群租房3709户,全年预计在7500套。也就是说,北京租房市场,变相减少了1万余套房源。


(北京整治群租房情况)


房源减少,北京不是孤例。链家研究院数据显示,从去年8月到今年2月,链家平台新增租赁房源套数连续7个月环比下降,目前租赁新增供给仅为2017年高峰的50%,租赁客房比由2017年末的1.9上升到2018年初的2.4。


租赁需求上升,供给不增反降。


房租能不涨吗?


03


资本力量,正在成为房租上涨的另一个推手。


当北京在清理群租房,深圳正引入资本,将城中村改造成长租公寓。


公寓的住房条件大为改善,房租也涨得吓人。有记者调查,改造后的长租公寓,租金比改造前,涨了两倍。


正因如此,深圳富士康员工不干了,要求涨工资,并希望深圳降低改造城中村的速度,以免交不起租金。


(深圳富士康员工的公开信)


根据计划,“十三五”期间,深圳要将100万套(间)城中村住房改造为长租公寓。可以预计,改造完成后,租金至少上涨50%。


在租购并举政策推动下,我国住房租赁市场一片火热,长租公寓尤其火爆。


据自如寓公布的数据,2015年长租公寓的门店增长率不足15%,2016年增长了35%,2017年更是高达40%。



(长租公寓品牌榜单)


资本正大举进军租房市场,烧钱抢占房源。前两天有一条新闻,蛋壳和自如两大长租公寓巨头争抢一套房源,原本房东心理预期在7500元一月,硬生生被炒到10800元让蛋壳拿下。



资本不是做慈善,一旦站稳脚跟,必然大幅提高租金,将付出的成本,转嫁到租户身上。


04


中国的情况,更为特殊。


国际上,衡量房产运行状况良好的租售比一般为1∶300到1∶200,即一个月的房租用200个月的时间能够把买房的投资全部收回。



(中国城市房屋租售比)


中国一线城市的租售比,普遍在1比500左右,有的城市甚至高达1比700。这意味着出租一套商品房至少要过40年才能收回成本。


也就说,相对于房价,中国的房租,太便宜了。


这是不是意味着,房租还将继续涨?


05


高房租,已经超过了很多人的承受能力。


通常来说,30%是房租收入比的“黄金分割”点。低于30%,处于幸福区间范围,超过30%,租金压力就会影响生活的幸福感。


北京大学毕业生的起薪没有准确的统计,如果以“2018年中国大学毕业生薪酬水平排行榜”作为参考的话,清华、北大这样顶尖名校的毕业生,平均月薪也就9000元。



(2018年中国大学毕业生薪酬水平排行榜)


仅仅租房,就要花掉其中的三分之一。由此看来,绝大多数的北京大学毕业生,恐怕都不太幸福。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租房的年轻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5.5%每月房租占月收入的1/3,20.7%每月房租占月收入的一半及以上。


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公布了一份《全国50城房租收入比研究》报告,全国50个城市中,超七成房租收入比较高。



(《全国50城房租收入比研究》报告)


房租一年要涨个10%,算一下,你的收入增幅,能跑赢房租吗?


06


政府不断出台调控政策,死盯着房价。视线之外的房租,却一路狂奔。


有人会说,市场经济下,房租应该是市场说的算,让供求关系自由调节。


但要知道,租赁关系中,承租人始终处于弱势地位。供求失衡之下,承租人基本没有议价的本钱。


失控的高房租,比高房价更可怕。


居住是刚需,却不一定需要通过买房实现。当房价高到高不可攀时,租房就成为了人们最后的退路与底线。


不断上涨的房租,正在一步步击穿底线。


买不起房子,可以租房,租不起房子,又该怎么办?


延伸阅读:高房价之后,别让我们再被高房租打垮


葫芦刚刚按下,瓢就有了上浮的迹象。

 

时间来到下半年,房地产注脚由“房住不炒”变为“房价不涨”,在坚决摒弃夜壶的决心下,楼市呈现出提前入秋之势,高房价熄火已成定局。

 

脱缰野马般狂奔的房价被紧急刹车,但并没有失去接盘侠,气象更迭的租房市场用实际行动——高额房租涨幅,正式宣告高房租接棒高房价。

 

房价骤冷横盘、房租极速向上,楼市共识悄然换位;这对孪生兄弟的境遇拼凑出了楼市转型期的新世相。


01


房价与房租,两者之间存在着天然的传导关系。


这两年来的楼市调控,硬生生把一线楼市打成了滞涨模样,但由房价吐出来的血,早已经被蓄势待发的高房租接了个满盆。



 


以北京为例,自2017年3月开始,北京房价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惨不忍睹。


在短短3个月的时间内,二手房成交均价由61326/平米直接跌至51785/平米,每平米直接直接下滑1万。


一手房市场上,房价环比直降,价格调整幅度在17%~20%。

 

房价下跌的实惠在人民群众的口袋里转了一圈,转手又溜了回去。

 

还是北京,3月到6月,北京各区房租租金平均值直线上升,租金最贵的东城区和西城区,房租平均值达每月每平米146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每平米上涨了8.57%。

 

就目前来看,北京房租的整体同比涨幅超过了10%,特别是五环、六环附近的房子,根据面积大小,很多都是500元、1000元的往上涨。


个别热点区域甚至有30%的涨幅;每套房的租金已经接近了5000元。

 

除了北京之外,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武汉、重庆、南京、杭州和成都十大城市租金均较上月上涨。

 

于是乎,广大的吃瓜群众们,一边紧紧跟随在“房价不涨”的时代号召下,一边默默的拿出了信用卡应对着操蛋的房租现实。


02



相比于房价,吃瓜群众们明显更关心房租。

 

房价不管涨跌与否,如今的行情上不了车的掏空8个钱包也上不了,反正买不起,死猪不怕开水烫。但是房租不同,房租如果跟着上涨,那就真的伤筋动骨了。

 

对于吃瓜群众来说,真正的刚需不是买房,是租房。

 

去年我国流动人口差不多是2.5亿,而租房住的占了67.3%。一线城市更是如此。在深圳,就有80%的人在租房,其中商品房占到32.4%,每年商品房的租金总量达到了216亿。

 

今后这个租房比例,只会更高,不会更低。

 

经济学理论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供需理论,当市场需求大于市场供应时,那么价格的上涨就成为了必然。随着国家对楼市调控的不断收紧,再加之高房价下仅有少数人能买得起房,那么剩余的大部分必然要通过租房来解决居住需求。

 

以北京为例,社科院2017年发布的《北京流动人口在京购房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有14.6%的流动人口在北京购买了住房,也就是说,还有86.4%的人需要租房。

 

按照北京市2015年末年822万外来人口计算,将产生超700万人的租房需求,而目前北京租赁房源数量约为350间,还存在至少350万间以上租赁缺口。

 

可以预见的是,在强大的供需矛盾下,未来中国城市的房租一定是呈上涨趋势的。

 

这一点不止于于北京,更适用于所有人口净流入的城市。


03




尽管房租上涨,是基本的经济学逻辑,也是市场演变的客观规律。但我们不得不警惕这种如滚石下山般的趋势。

 

房租上涨 ,会产生两种效应:一是拉动效应,二是挤出效应。

 

拉动效应很好理解,房租的上涨,能拉动长租公寓等租房市场,慢慢化解中国巨大的房地产泡沫,拉动房地产行业的转型步伐。

 

而挤出效应则刚好相反。

 

过高的房租让租房主力军——广大年轻人一上班就处在经济的高压下,扼杀了年轻人的激情和创新,也扼杀了广大租房者的消费能力。不断上涨的租金正在侵害消费者特别是低收入消费者的利益,它让全社会的收入分配不均的状况日益严重。

 

高房租或许会导致内需不振,成为通胀推手,也对消费转型升级产生一定影响,这一点,在今年的社会消费数据和社会融资数据上得到了体现,租金上涨的“水波效应”,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体现。

 

一正一负,孰大孰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阅读 1274